2011届高考物理总复习全套单元达标测试及章末综合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10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第10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1单元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doc
│第2单元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doc
│第3单元 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doc
├─第11章 热学
│第11章 热学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1单元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doc
│第2单元 固体、液体和气体.doc
│第3单元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doc
├─第12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第1单元 机械振动.doc
│第2单元 机械波.doc
├─第13章 光
│第1单元 光的折射、全反射 光的波动性.doc
├─第14章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第14章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1单元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相对论解.doc
├─第15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1单元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doc
├─第16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
│第16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1单元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doc
│第2单元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核能.doc
├─第1章 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单元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doc
│第1章 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2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doc
│第3单元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doc
│第4单元 图象和追及相遇问题.doc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1单元 常见几种性质的力.doc
│第2单元 力的合成与分解.doc
│第2章 相互作用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3单元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doc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doc
│第2单元 牛顿第二定律 单位制.doc
│第3单元 牛顿定律的应用.doc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1单元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doc
│第2单元 平抛和斜抛运动的规律.doc
│第3单元 圆周运动.doc
│第4单元 圆周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doc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5单元 万有引力与航天.doc
├─第5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单元 功和功率.doc
│第3单元 机械能守恒定律.doc
│第4单元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doc
│第5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6章 静电场
│第1单元 电场力的性质.doc
│第2单元 电场能的性质.doc
│第3单元 电容器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doc
│第6章 静电场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7章 恒定电流
│第1单元 电流、电阻、电功、电功率.doc
│第2单元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oc
│第7章 恒定电流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8章 磁场
│第1单元 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oc
│第2单元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doc
│第3单元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doc
│第8章 磁场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9章 电磁感应
第1单元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
第2单元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doc
第3单元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doc
第9章 电磁感应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10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第10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1单元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doc
│第2单元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doc
│第3单元 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doc
├─第11章 热学
│第11章 热学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1单元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doc
│第2单元 固体、液体和气体.doc
│第3单元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doc
├─第12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第1单元 机械振动.doc
│第2单元 机械波.doc
├─第13章 光
│第1单元 光的折射、全反射 光的波动性.doc
├─第14章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第14章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1单元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相对论解.doc
├─第15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1单元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doc
├─第16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
│第16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1单元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doc
│第2单元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核能.doc
├─第1章 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单元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doc
│第1章 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2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doc
│第3单元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doc
│第4单元 图象和追及相遇问题.doc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1单元 常见几种性质的力.doc
│第2单元 力的合成与分解.doc
│第2章 相互作用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3单元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doc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doc
│第2单元 牛顿第二定律 单位制.doc
│第3单元 牛顿定律的应用.doc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1单元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doc
│第2单元 平抛和斜抛运动的规律.doc
│第3单元 圆周运动.doc
│第4单元 圆周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doc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5单元 万有引力与航天.doc
├─第5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单元 功和功率.doc
│第3单元 机械能守恒定律.doc
│第4单元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doc
│第5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6章 静电场
│第1单元 电场力的性质.doc
│第2单元 电场能的性质.doc
│第3单元 电容器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doc
│第6章 静电场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7章 恒定电流
│第1单元 电流、电阻、电功、电功率.doc
│第2单元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oc
│第7章 恒定电流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8章 磁场
│第1单元 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oc
│第2单元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doc
│第3单元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doc
│第8章 磁场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9章 电磁感应
第1单元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
第2单元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doc
第3单元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doc
第9章 电磁感应 章末综合检测.doc
第一模块 第1章 第1单元
一、选择题
1.(2010年黄冈模拟)2008年的奥运圣火经珠穆朗玛峰传至北京,观察图5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 )
图5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解析:红旗左飘,说明有向左吹的风,由于甲火炬手的火炬向左偏,无法确定甲火炬手的运动状态,甲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运动速度小于风速.乙火炬手的火炬向右偏,乙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答案:D
2.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6所示,则小球在图中过程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
图6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解析:由于此过程小球的位移为5 cm,所经时间为t=3×110 s=0.3 s,所以v=5×10-20.3 m/s=0.17 m/s,故C项正确.
答案:C
3.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加速度是
( )
A.-200 m/s2 B.200 m/s2
C.-100 m/s2 D.100 m/s2
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得:
a=v-v0t=-12-80.2 m/s2=-100 m/s2
答案:C
4.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如图7所示)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 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 m决赛中的位移大小是100 m决赛中位移大小的两倍
B.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36 m/s
C.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32 m/s
D.1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
解析:位移指的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结合100 m和200 m的起点、终点设置,故A、B错.100 m比赛中,博尔特做变速运动,最大速度无法判断,D错.而位移Δx一定,Δt一定,则v=Δx/Δt=1009.69 m/s≈10.32 m/s,所以选C.
答案:C
5.参加汽车拉力赛的越野车,先以平均速度v1跑完全程的2/3,接着又以v2=40 km/h的平均速度跑完剩下的1/3路程.已经测出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v=56 km/h,那么v1应是
( )
A.60 km/h B.65 km/h
C.48 km/h D.70 km/h
解析:设全程为x,以平均速度v1跑完全程的23的时间为t1,则t1=2x3v1.
以平均速度v2跑完全程的13的时间为t2,则t2=x3v2.
以平均速度v=56 km/h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则t=xv.
由t=t1+t2得xv=2x3v1+x3v2,解得v1=3vv23v2-v.
代入数据得v1=70 km/h.故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
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着的公共汽车,用固定于路旁的照相机连续两次拍摄,得到清晰的照片如图8所示.对照片进行分析,知道如下结果.
(1)对间隔2 s所拍摄的照片进行比较,可知公共汽车在2 s的时间里前进了12 m.
(2)在两张照片中,悬挂在公共汽车顶棚上的拉手均向后倾斜着.
第二模块 第5章 第1单元
一、选择题
1.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
(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解析:力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为W=Flcosθ,0°≤θ<90°时,F做正功,θ=90°,F不做功,90°<θ≤180°时,F做负功,支持力始终竖直向上,与位移同向,θ=0°,故支持力始终做正功,D正确.
答案:D
2.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B.当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不做功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正负相反
D.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以做正功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但二者对地位移无此关系.例如静止于水面上的小船,人水平跳离船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做正功,故D对A错.又如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物体,相互作用的摩擦力,一个做功,另一个不做功,故B错.
答案:D
图10
3.(2010年黄冈模拟)如图10所示,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处于同一高度,A沿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自由下落,最后到达同一水平面,则
( )
A.重力对两物体做的功相同
B.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C.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
D.到达底端时两物体的动能相同,速度相同
解析:由于两个物体质量相同、 下落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对两物体做的功相同,A选项正确.由于下落的时间不同,所以重力的平均功率不相同,B选项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两物体到达底端时动能相同,即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D选项错误.由瞬时功率的计算式可得PA=mgvcosθ,PB=mgv,因此,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C选项正确.
答案:AC
4.如图11所示,两个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它们的质量也相等.在甲图用力F1拉物体,在乙图用力F2推物体,夹角均为α,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第四模块 第10章 第1单元
一、选择题
1.(2010年宁夏模拟)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3所示.由图可知
( )
图13
A.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100sin(25t) V
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
C.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002 V
D.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为R=100 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50 W
解析:从图中可知,交流电周期T=4×10-2 s,峰值电压Um=100 V,故交流电的频率f=1T=25 Hz,有效值U=Um2=502 V.加在R=100 Ω的电阻上时的热功率P=U2R=50 W,瞬时值表达式u=Umsin2πTt=100sin(50πt) V,故正确选项为B、D.
答案:BD
2.如下图所示,面积均为S的线圈均绕其对称轴或中心轴在匀强磁场B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能产生正弦交变电动势e=BSωsinωt的图是
( )
解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轴在线圈所在平面内)匀速转动,产生的正弦交变电动势为e=BSωsinωt,由这一原则判断,A图和C图中感应电动势均为e=BSωsinωt;B图中的转动轴不在线圈所在平面内;D图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平行,而不是垂直.故AC正确.
答案:AC
3.如图14所示,三个灯泡是相同的,而且耐压足够,电源内阻忽略.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三个灯亮度相同,那么S接B时
( )
图14
A.三个灯亮度相同
B.甲灯最亮,丙灯不亮
C.甲灯和乙灯亮度相同,丙灯不亮
D.只有丙灯不亮,乙灯最亮
解析:开关S接A时,甲、乙、丙三个支路均有交流电通过.开关S接B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电容C“隔直、通交”;电感L“阻交、通直”;R对交、直流有相同的阻抗.可判断此时电路中I丙=0,I甲不变,I乙增大;又因为灯泡亮度与热功率(P=I2R)成正比.所以只有丙灯不亮,乙灯最亮,故选D.
答案:D
4.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转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设t=0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当线圈的匝数增加一倍,转速也增大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时,交流电的电动势为
( )
A.e=2Emsin2ωt B.e=4Emsin2ωt
C.e=Emcos2ωt D.e=4Emcos2ωt
解析: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Em=NBSω
ω=2nπ;n为转速
当N′=2N;n′=2n时,ω′=2ω Em′=4Em,
所以交流电的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4Emcos2ωt.故选D.
答案:D
5.电阻R1、R2与交流电源按照图15所示甲方式连接,R1=10 Ω,R2=20 Ω.合上开关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
( )
A.通过R1的电流有效值是1.2 A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 V
C.通过R2的电流最大值是1.22 A
D.R2两端的电压最大值是62 V
第七模块 第15章 第1单元
一、选择题
1.(2009年台湾自然高考)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航天员在准备出舱进行太空漫步时,意外发现舱门很难打开,有人臆测这可能与光压有关.已知光子的动能p、能量E与光速c的关系为E=pc,假设舱门的面积为1.0 m2,每平方公尺的舱门上每秒入射的光子能量为1.5 kJ,则舱门因反射光子而承受的力,最大约为多少牛顿?
( )
A.0.5×10-5 B.1.0×10-5
C.0.5×10-2 D.1.0×10-3
解析:平方公尺即为平方米.光子被舱门反射前后,光子动量变化量最大为Δp=2p(垂直入射与反射时),又因为E=pc,即对应于光子入射的能量为E时光子的动量改变量为Δp=2Ec,取Δt时间内入射的所有光子作为研究对象,由题意知Δt内与舱门发生作用的光子总能量为E总=Δt×1.5 kJ,根据动量定理FΔt=Δp总有F=Δp总Δt=2E总cΔt=2E总cΔt,则:F=2×1.5×1033×108N=1.0×10-5N,B正确.
图10
答案:B
2.(2009年江苏南通)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静止,如图10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方水平射向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子弹初速度为v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动量守恒,故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mv0M+m
C.忽略空气阻力,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其机械能等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
D.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m2v202g(M+m)2
解析: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子弹射入木块的瞬间系统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内能,之后子弹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上升,该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但总能量小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因此A、C错误;由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动量守恒可得子弹射入木块后的共同速度为mv0M+m,B正确;之后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该阶段机械能守恒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m2v202g(M+m)2,D正确.
答案:BD
二、计算题
图11
3.如图11所示,一个质量为m=60 kg的人拽着一个氢气球的软绳,软绳的下端刚好与地面接触,此时人距地面的高度h=60 m,气球与软绳质量M=120 kg,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现此人沿软绳向下滑,问他能否安全回到地面?
解析:当人到达软绳的末端时,软绳已离开地面一段高度H,人能否安全到达地面决定于H的大小.
由人船模型得:m(h-H)=MH
解得:H=mhM+m=60×60120+60 m=20 m
人要回到地面得从20米高的地方跳下来,这是很危险的.所以不能.
答案:不能
4.(2008年山东)一个物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外面扣一质量为M的盒子,如图(1)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