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非复旧池台
作者:沈文田 时间:2007/4/14 21:48:2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950
如今的沈园正对着鲁迅路,园子的规模扩大了,园林布局也更有诗情画意。设计者根据诸多文献资料确定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形态,多有仿宋之意。今日沈园多植梅,我去沈园时,正值初春时分,腊梅盛开,万千条梅枝,织成一片金黄,香气浓郁,令人联想起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咏梅诗情。陆游字放翁,他的咏梅词很有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还有咏梅诗“路过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园》)“一树梅花一放翁”,沈园留下了陆游生命的绝唱,因为陆游曾在沈园演绎过一出极其悱恻凄婉的爱情悲剧。
陆游20岁时,与舅父的女儿唐婉结婚,婚后夫妻感情很好。可是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硬逼他们劳燕分飞。唐婉后来改嫁赵士程,陆游则另娶王氏。离异后,陆游追悔莫及,非常忧伤,他曾经写下了许多怀念唐婉的诗词,其中最著名的是《钗头凤》。
公元1155年,时年30岁的陆游到沈园游玩,偶遇唐婉和她的丈夫赵士程,唐、赵遣仆人致送酒肴。陆游在惆怅之余,在沈园墙壁上题写了那首《钗头凤》。
后来唐婉看到了陆游在沈园墙壁上为她题写的《钗头凤》词,顿时泪如雨下,她也用了《钗头凤》词牌和陆游的词,来倾诉自己满腹愁肠欲断的心情。
唐婉与陆游在沈园一别后,更是痛苦不堪,天长日久便积忧成疾,一病不起,不到一年便含恨逝世。
18年后,49岁的陆游重游沈园,看到当年自己所写的《钗头凤》与唐婉的和词。此时《钗头凤》词的墨迹已被风吹雨打,依稀难辨了。
公元1200年,陆游75岁,古稀老人又去沈园思念唐婉,回想往事,感慨不已。他在沈园的墙壁上作了《沈园》二首绝句,并作小序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
公元1209年,陆游逝世前一年,已经84岁的耄耋老人让儿孙们携扶着到沈园,再作《沈园》诗:
沈家园里花如绵,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如今的沈园垂柳翠竹,波光潋滟,假山石桥,亭台楼阁,一派古色古香的格调。葫芦池碧水清澈,连荷成片,游鱼嬉戏。园中的宋井亭、冷翠亭、孤鹤亭、俯仰亭和冠芳楼等建筑错落有致,掩映在繁密的花木间。在俯仰亭侧筑有石壁,镌刻着陆游的《钗头凤》词和唐婉的和词。今天我们游览沈园,诵读《钗头凤》的词韵诗文,重温陆游和唐婉的故事,不仅可以饱览“越中名园”清静幽雅的景色,同时也会在感情上受到一次感动与教育。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