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学生把补课的时间拿出来玩
作者:佚名 时间:2007/4/17 11:52:1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53
何振梁先生讲的“一二三”,是指每天保证一小时锻炼时间,每天保证做“两操”——广播体操和课间操,每周保证有三节体育课,目的是要“把补课的时间拿出来让孩子玩一玩、跳一跳”。如果从缺什么补什么的角度说,这确属十分必要。拿事实看,在日前杭州组织的一场“阳光体育送下乡”活动的开幕式上,就有六年级的男生坐在操场上晕倒的,而医生的诊断是“体质太弱”。拿数据看,2006年浙江全省对17万大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视力水平、生理机能、运动素质都在下降。在这种有目共睹的情形面前,达成共识并不难,用浙江省教育厅一位领导的话说:“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无论我们倡导何种方式的教育,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的口号不能变。孩子的健康,我们输不起。”但想真“把补课的时间拿出来玩”,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现在的补课,面大、量广、形式多,而且学校、家庭、社会一起上,根本不给学生留下可供支配的时间。校内是变着法子补,上课前的早读成了课,午休不让出教室成了课,放学留下做作业也成了课。好容易回了家,形形色色的辅导班等着学生去赶场。差的要补,好的也要补。家长的心态是:看到别的孩子补,自己的孩子不补怕吃亏,只能跟着一起补。一旦从小补出了瘾,不进几个辅导班,就像没读书似的不踏实。如此的家教需求,成了社会一大产业,有没有金刚钻,都要来揽瓷器活。尤其是在课程改革不断提速的今天,良莠不齐的补习,让有些学生不补还好,一补反倒补出失误来。连中考改革,有时也来火上浇油。有的地方,除了看成绩,还要看学生音体美的素质。本来这音体美的素质,要是放在学校里培养,用正常的在校时间提高,最后也作为学科成绩由科任老师评定,倒是莫大的好事。现在,却要通过各式各样的考级,家长要掏钱请人辅导不说,学生要在双休日起早贪黑也不说,农村有许多孩子不仅没这个请人辅导的钱,也未必能找到有能力辅导的人——补课补出一个教育不公的大漏洞。如果说这也是一种负担,则不仅是时间上的,是体能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是心理上的。
要真正想让学生“把补课的时间拿出来玩”,当务之急,是规范学校的课程与课时。只要每天的“两操”是严格保证了的,每周三节体育课是真正落实了的,规定课时之外的加课是绝对不允许的,上课以外的时间并不规定非坐教室不可的,音体美的课是开足了的,课外的兴趣小组活动能正常开展的……那么,无须把补课时间拿出来,学生也能玩得不错了,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是不难保证的。如果再把中考、高考的改革跟上,特别是要把中考那种不利于素质提高的素质要求改过来,把家庭、社会无端给学生加压的气氛缓解下来,“孩子的健康,我们输不起”的忧虑,是可望消除的。否则,“把补课的时间拿出来玩”,就只能是画中饼,充不了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