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语文教育:高考作文为何多“新八股”

作者:佚名  时间:2007/6/30 23:07:1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36
  高考语文阅卷前天结束,东方早报记者19日采访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阅卷相关负责人,据了解,今年的高考固定形式的“格式化”作文偏多,“新八股”的出现给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敲响了警钟。(6月20日东方早报) 
  “新八股”作文并非现在才有,也不是现在才多;“新八股”作文之所以今天成了新闻,恰是因为有了高考这面聚焦镜,才将平时那些习惯成了自然的“新八股”问题凸现了出来。所谓“新八股”,最为典型的就是大而无当,言之无物。“格式化”的千篇一律:开头点题,罗列名人警句;中间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例子;结尾再拔高总结。用戴帽穿靴、花拳绣腿、外强中干来形容“新八股”作文,相当贴切。 
  教育专家有感而发:作文是情商和智商的综合体,切忌无病呻吟和空喊口号。专家又直言“新八股”的要害:学生缺乏思考力。信哉斯言。然而除此之外,更有绕不开的一个问题:莘莘学子,为什么不文言心声,写真情实感?将板子仅仅打在学生身上,其实很不公平。世上事皆有因果的来龙与去脉,学生作文成了“新八股”,这不能只是对孩子的拷问,而更应审视我们的教育环境。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生们没少写作文。但是作文常常写,写什么却从来由不得学生自己作主,而必须符合老师设定的价值判断。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按照老师要求的模式写,而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自已的喜怒哀乐,那么就不但得不到高分,说不定还要因不及格而重写,一直要写到教师认可的的模样才算完事。 
  更要命的是,一些教师的“作文观”本身就是味同嚼蜡“新八股”。在这样的耳提面命之下,学生不但不需要思考力,而且也不会有思考力了。天长日久,潜移默化,“戴帽穿靴”遂成思维定势,“冠冕堂皇”遂成作文模式,总之是一出手即“八股”,于是高考作文成为“八股”大全,恰也是必然的了。这个道理,就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新八股”敲响了语文教育的警钟。然而“新八股”敲响的又何止只是语文教育的警钟。“新八股”的背面,其实更是青少年一代的集体失语。当孩子从开始被逼着,继而习惯于说大话、空话、套话的时候,我们失去的难道只是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吗?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chengang110778 于07-02 22:46发表评论: 第2楼
  • 在文章第二段反对“新八股”似乎是在批评学生作文格式化,但第三段笔锋一转而言“专家又直言“新八股”的要害:学生缺乏思考力。”那我就要问:你是要批评格式,格式化还是缺乏思考了呢?那内容
  • zhaohui1107 于07-01 15:20发表评论: 第1楼
  • 在文章第二段反对“新八股”似乎是在批评学生作文格式化,但第三段笔锋一转而言“专家又直言“新八股”的要害:学生缺乏思考力。”那我就要问:你是要批评格式,格式化还是缺乏思考了呢?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