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探讨

作者:资中县第三中学 李由富|  时间:2004/11/1 5:02:1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265
 
 
 
  语文十分重要。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少语文优秀者用自己的学习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成功。培根也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切”。虽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我们每个中学生来说是那么的重要,然而,当我们深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时,那教室里的一幕幕情景真叫人遗憾,令人担忧。
  当前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调查。
  当我们深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时,你会看到这样一些镜头: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学生或东歪西坐,玩笔弄书,或时而吃零食,时而两眼向上看天花板;一旦被教师抽问,要么躬腰垂眼,要么抓耳搔腮,要么支支吾吾,要么口齿不清;读书时不勾不画,语无抑扬顿挫,长声慢读。遇到生难字时,不查字典,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字典”这个慨念;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错别字多多;作文题材狭窄,思路闭塞,不编拟提纲,草草而就,不作修改,交差了事;课前课后,不主动向老师请教,上课不争取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今天发一套资料下来,他明天就丢失了;乱撕作业本,一个作业本有的只有十多页。有的学生的课本犹如“油炸粑”;老师叫他背课文,他却说:“高中学生还要背课文吗?”……
  造成当前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差的主要原因研究。
  造成当前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太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一问题强调不够。从而使高中语文教师误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任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业已完成,高中阶段已不必再训练。使高中学生形成不久而且尚未固化的学习习惯归于“丢失”,不能保持终身。
  二、高考指挥棒效应。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培养。因此,素质教育在今天提得十分响亮。但是,学生们仍以“千学万学为了升学,千考万考为了高考”作为座右铭,老师们实际上搞的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领导在评价教师的劳动时,不是看学生的学习习惯怎样,学生的能力怎样,而主要看你考试的分数高低,看你考上了几个重点大学,几个本科,几个专科,升级、评优也以此为依据。在升学率压倒一切的现阶段,“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已不为急功近利者们所重视,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语文学习习惯”中,除写字习惯在高考时勉强可以考察之外,其余各项皆不便于考查。既然不便于考查,学生也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动力,这也是造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差的原因之一。
  四、小学和初中阶段尚未培养好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五、家庭、社会、学校三者没有形成合力,特别是家庭,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把责任全推给学校。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改变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差这一现状的几条措施。
  要改变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太差的现状,当务之急,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修订现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时,增补有关“在高中阶段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以增加这个方面的分量。
  第二、国家要进一步改进考试制度,引导教师加强对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可否认,近年来高考作文增加了书写、卷面方面的考查内容,这是一个好的开头,今后应继续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考查,而且考查的广度、力度,所占的比重应该进一步增加。
  第三、要针对当前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差的现状,对症下药,各个击破,并注意发掘传统“语文学习习惯”训练的经验,加强听、说、读、写四个传统项目的训练,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有所突破。
  第四、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语文学习习惯”的信心,探索矫正高中生不良“语文学习习惯”的科学方法,以切实的工作去改变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太差的现状。
  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不是轻易可以破除的,但也并非不可能破除。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训练方法得当,当前高中学生的那种语文学习坏习惯必将得到纠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