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80后的“话题”作家
作者:佚名 时间:2007/11/13 22:45:4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12
郭敬明现在是“80后”作家群体中最受关注的一个人,不仅是他的小说受欢迎,他本人和小说引起的争议也同样是个热门话题。
“背后的努力别人看不到”
近一段时间里,争议、质疑、口水朝郭敬明扑面而来。破格加入作协,被判抄袭的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依然作为代表作,出现在他的申请表上;陆天明等作家反对他加入中国作协,诘问“是不是小偷、骗子也能成为中国作协会员”,但推荐人、著名作家王蒙力挺他;郭敬明亲手组建的《最小说》团队人员集体出走,他被认为“众叛亲离”……当被问及加入作协有什么感受时,郭敬明称自己对此事抱着一颗平常心,“入不入作协都无所谓。能加入作协当然是件好事情,至少代表一种认可”。
7年前,他作为高中生,报名参加作文大赛;4年前,他是最畅销小说的作者,并成为福布斯名人榜当年最小的进榜者;3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图书策划工作室;2年前,他因网络投票数最高,从陈凯歌手里接过《无极》的改编工作;去年,他在其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的官司中败诉,被判赔偿21万元,却在其博客中坚称“认罚不道歉”。
每走一步,郭敬明都引来众多关注和话题:“一夜成名”、“剽窃”、“官司”、“谩骂与力挺”、“开公司”……他的经历似乎涵盖了这一代年轻作家成长过程中可能的遭遇。
因为郭敬明不愿对《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抄袭道歉,王朔曾高调指责其是“贼”,但郭敬明表示挨前辈的骂是应该的。虽然经常被卷入一些骂战的纷争,但是这似乎丝毫动摇不了郭敬明小说的畅销,甚至是使其更加畅销。
今年,他的新作《悲伤逆流成河》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上市,10天左右的时间销量已经突破100万册,在排行榜上一举超过王朔的《我的千岁寒》。郭敬明的粉丝认为他们的偶像是在用销量来回击王朔,但也有人说和其他作家相比,“80后”的成功似乎来得太容易了些。“大家看到的都是我们成功的地方,或者运气很好的地方,而我们背后的努力是别人看不到的。别人看到的可能只是我的销量,他看不到销量的背后。以前我的一位长辈跟我说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有他成功的道理,不可能是凭运气,不可能莫名其妙他就成功了,他一定做了别人没有做的事情。”郭敬明这样说。
“新概念大赛”走上文学路
尽管有之后一系列商业机缘,连郭敬明也承认,他的文学成名之路是从7年前《萌芽》举办的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的。
吸引郭敬明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是高一时看到《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全集》,因为“里面的作文观念很对自己的胃口。”错过了第二届的报名时间后,郭敬明对第三届比赛早已铆足了劲。从投稿日起,他就不断把自己的作品寄到《萌芽》杂志社,初赛投稿,别人一般只写一两篇,但他写了五六篇,只要觉得完成的作品还不错,就投过去,一直持续到截稿。
2001年1月初的一天,郭敬明收到一封落款是《萌芽》杂志社的信,还没拆开他就断“那肯定是通知我参加复赛的。”
接下来,他第一次到上海,第一次获得全国范围作文比赛的一等奖,第一次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与文学的关系。这次“新概念大赛”的获奖,对郭敬明而言,更大的意义是为他开启了自己未来人生的大门。
郭敬明选择再一次参加“新概念大赛”,并没有太多的想法,那时他还想着报考心仪的厦门大学经济专业。第二次获奖半年以后,郭敬明没能考取厦门大学,而只是上了第二志愿上海大学。
高考失利,令郭敬明非常沮丧,他觉得“如果不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成绩会好些。”这时他开始认真考虑,是不是应该走作家这条路。而高三时,他因为“新概念”获奖,上海的东方出版中心已经将他在高中上课时随手写下的散文,结集成书,首印1万本。
第一次出书的经历,虽然和后来《幻城》的际遇天地之差,但郭敬明当时依然非常兴奋。
这部作品开始卖得并不好。但郭敬明并未失望,仍然继续写作、投稿。
独自承受成长之痛
对于出名,郭敬明是在《幻城》签名售书中开始感受到,并慢慢地适应的。
争议、批评甚至谋算,在郭敬明获得名气和金钱的同时,同期而至。
2003年,当《幻城》单行本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发行时,网上出现许多网友指责其抄袭日本著名漫画《圣传》的评论。同年1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郭敬明的第二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该月底,媒体即曝出郭敬明涉嫌抄袭庄羽的小说《圈里圈外》。
2003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庄羽告郭敬明抄袭一案。2004年,有媒体因郭敬明的《梦》抄袭之事,拒绝接听陌生电话、拒绝回复短消息而称他开始个人膨胀。
2004年12月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郭敬明侵犯了庄羽的著作权,判决郭敬明赔偿庄羽损失21万元;春风文艺出版社停止出版和销售《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郭敬明和春风文艺出版社对此发表声明,表示不服并将上诉。
同月20日,庄羽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法院裁决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赔偿财产损失50万元以及精神损失1万元。之后2年多,关于郭敬明的非议不绝于耳。他几乎每本书,都被指涉嫌抄袭。而且指责和不满的范围在扩大,2005年12月20日,当郭敬明坐在“搜狗网络超级女声”上海唱区10强晋升赛的评委席上,毫不避讳地亮出艺人身份时,媒体指责其“既要作家名又要艺人利,郭敬明少年成名太贪心”。
有自称郭敬明好友,站出来揭露其过往的种种“劣迹”;又传郭敬明因嫌稿酬太低,拒绝为《萌芽》杂志50周年写稿;一批80后作家声称要集体封杀郭敬明;还有人指责他是法盲。
尽管事后,郭敬明在自己博客上,将自己与《萌芽》编辑的MSN对话内容贴出来,以示冤枉,但此时,应者寥寥。
郭敬明在6月5日的博客里,回应了法院对其抄袭案的终审中要求“道歉”的判决,他称自己“不会道歉!金钱、名声,这些东西,真不是那么重要,我都可以给予,惟独道歉,哪怕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也决不会迫于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放弃了曾经创作时的辛苦,放弃了所有依然喜欢着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此举得到他的粉丝的支持,而更多是来自社会各界的不满和不解。
这个处在风口浪尖的国内最畅销的“80后”作家,以这样近似“不讲理”的宣言,告别了他22岁的最后一天。
第二天,23岁生日。他说,这一天收到的最好的的短信是:祝小四(郭敬明的昵称)十八岁生日快乐。
从写书到做董事长
在成功地把郭敬明打造成为偶像作家之后,春风文艺出版社做的一系列“青春文学”作品在市场上屡屡得手,这时他们开始考虑新的“青春文学”平台。2004年春节的图书订货会期间,在饭桌上,郭敬明说起自己现在发表作品比较容易,但是很多朋友都很难,因此想建立一个平台。春风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常晶也提到想建立一个新的“青春文学”平台,郭立刻表示很感兴趣,说“那我来做啊,我可以来做一个工作室”。双方一拍即和。
4个月后,“岛”工作室在上海成立,开张的日子选在郭敬明生日这天。工作室业务包括杂志策划、平面设计及制作海报等等。
从此,郭敬明常常一天只休息3至4个小时。虽然,他挺满意现在兼顾写书和策划经营的状况,但他说,等“岛”系列这12本做完后,就不再做了,因为“对它的尝试已经够了”。
去年7月,郭敬明把运作两年之久的“岛”工作室正式升级为了“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此,他的多重身份里又多了一个文化公司董事长。办公地点也迁到了上海大连路的高档写字楼里。
虽然带着少年偷做大人事般的得意,可郭敬明已经有了做老板的姿态。
郭敬明履历
◆2007年9月,没有加入地方作协的郭敬明破格加入中国作协。
◆2006年9月,郭敬明出任青春文学杂志《最小说》执行主编。
◆2006年8月,郭敬明的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被判抄袭庄羽的作品《圈里圈外》,郭敬明表示只赔钱、不道歉。
◆2006年7月,郭敬明注册成立“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
◆2004年8月,郭敬明开始出版丛书《岛》。
◆2003年,郭敬明入选当年福布斯中国财富名人榜,成为年纪最小的上榜者。
◆2003年1月,郭敬明出版《幻城》,同年,他出版《梦里花落知多少》。
◆2002年、2003年,郭敬明连获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