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学生是教育的失败

作者:孙宝华  时间:2008/2/28 12:14:0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62
  在一次和几位中学校长聊天时,谈起了学生管理的问题。其中,一位重点学校的校长说出了本校的“高招”---开除,并谈到近年来他的学校已开除学生上百人。 
  对这位校长的“高招”,我感到心悸和害怕,更不敢苟同。 
  教育理应是一项让学生变得越来越美好的事业,学校是一个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的地方。因而,有人说:“远远地,学校是一处风景;远远地,学校是一种希望。”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事业越发展,我们的许多做法却越来越背离教育的宗旨。 
  形象地说,教育是一群人引领着另一群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学生总是伴随着失败和错误而逐渐成长起来的。因而,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德行上犯错,都是正常的,正因为他们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才赋予我们的教育以意义和价值。学生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校对待犯错学生的态度和做法。我们是呵护,还是放弃?我们是小心翼翼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还是将学生无情地抛向家庭和社会? 
  教育是一种科学,教育也是一种艺术。但我们的许多学校,我们的许多校长和教师,却将教育做成了一项简单劳动,为他们制订出许许多多的规矩和条款,倘有触犯,轻则训斥、体罚,重则处分或干脆亮出治校“宝剑”---开除,这样教师省心,学校也省事。 
  就这样,一个原本应该是飞扬心灵和树立精神的地方,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成了一个为了分数而不惜制造痛苦的地方;一个被世人歌颂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成了对头。所以,才有学生唱起“带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的顺口溜,更有学生向他的学校或者老师下了“挑战书”。正因为我们在与教育终极目标相悖的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也就离学生的心灵越来越远。 
  200多年前雨果就说过,如果社会上多一所学校,就少一所监狱。但当我们的学校将犯错的学生无情地推向社会时,我们是否想到他们被我们抛弃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独自徘徊的情景,我们是否看见孩子的父母那流泪的双眼?教孩子4年,要为孩子的40年负责,难道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口号,贴在墙上、说在嘴上!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幸福,一代孩子就是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这个越来越关注民生的社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真心希望我们的教育回归其本真的意义,真正将“以人为本”落实在每个孩子身上,只有充满人性的学校才真正是一个希望的地方,一处美丽的风景。
  作者:孙宝华  文章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冬子 于03-31 21:15发表评论: 第3楼
  • 支持开除屡教不改的学生,不要让新的教育法成为他们的护生符
  • glci 于04-10 12:56发表评论: 第2楼
  • 这位校长的做法不太妥当,开除的人数确实多了,但是不开除绝对不行。坚决支持开除,绝非对学生不负责任,而是当今社会的确有些孩子无所畏惧,无所不为,学校、老师实在没有办法,如果任凭他们胡
  • 于03-06 09:21发表评论: 第1楼
  • 理论非常动人,可是否考虑过,坚持把那样一些侮辱老师,殴打同学的人留在校园里,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