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高考特权呼声高,招生配额不均为症结所在

作者:佚名  时间:2008/3/7 14:36:5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24
  归结“招生配额不均” 
  考大学,哪个学生不想考个名牌大学,考进“清华”、“北大”。但多年来,发达地区高考特权使得外地高分考生难迈进“清华”、“北大”校门。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洪可柱在博客上发表《取消发达地区的高考特权》的议案,提出要“取消发达地区高考特权”。由此,在网络上引发了关于高考特权讨论,多数网友也都赞成这一观点。 
  高考特权 
  引发高考移民现象 
  在吉林省一家县城重点中学读书的小韩,成绩一直处于年级中游。这个成绩按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是根本考不进重点大学的。怎么办?他的父母在北京买了处房,买房后办下了北京户口,小韩也理所当然地拥有了北京户口,成为北京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小韩这个“北京人”身份,能让他享受到“高考特权”。 
  结果,他考试打了500多分,顺利考进梦想中的重点大学。而其他比他成绩高的县城同学却无缘“重点”高校。  
  开博建言取消高考特权 
  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博客上举出了“在北京能上清华的分数,在一些地方上不了重点大学,在北京能上重点的,在一些省则无学可上”等事实。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他还提出了“建立30所名校联考统招的制度”的操作方法。 
  招生配额“排挤”外地考生 
  对此问题,昨天记者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现场,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高文。 
  高文表示:“的确,在北京大学,每一届的新生中,来自北京的考生占的比例很大。如果按照高考特权说看来,就是说北京的学生考分都很低吗?不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个班级里北京考生录取的分数不是最低的。”此外,高文认为,分数并不能说明学生们本身的情况。“北京的教育氛围比较浓厚,孩子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此外,之所以能够产生北京学生考北大容易的现象,就是因为北京的高校多,北大在北京的招生数量大,所以学生们考大学的竞争力不激烈,这是带来“升学率”高的结果。 
  “北京大学招生数量有限。而为什么要给北京本地多一些配额呢,因为北大需要本地政府支持,这就必须为本地政府解决本地生源的问题。如此一来,给外地的招生配额减少了,那些有限的招生配额分配至各个省去就更少了,有的地区只有两三个名额。”高文说,地方的名额少,而报考的考生多,录取时自然要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自然分数线就被提高了。 
  招生配额限制是普遍现象 
  有一部分网友也同样是反对“取消高考特权”一说的。有网友认为,“平均主义对发达地区不公平”。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来自各高校的委员对待高校特权持理解态度。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大学旅游外语学院副院长图登克珠认为:“这种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它不只发生在清华、北大等名校,我们大学也存在类似情况。” 
  “我们西藏考生每年只有几个清华、北大的名额,学生报考的多,自然是分高的被录取。”图登克珠说,这是普遍现象。“就像我们西藏大学,也是在本地生源比例高,从外地录取进来的考生录取线也会高于我们本地考生。但作为学校自身,是希望有更多外地学生来我们学校就读,只不过由于招生配额的限制,不能够达到这种理想效果而已。”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