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把《三国演义》踢出四大名著!
作者:不详 时间:2008/3/17 21:23:3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928
好一个“语文狂人”的狂人之语!对于作为特级语文教师,并多次命中高考作文题的王泽钊老师,其教学上的成绩自然让人丝毫不可怀疑,但是,他的这种仅从学生的角度,而“把《三国演义》踢出四大名著”的值得商榷的言说,笔者实在不敢恭维。
难道《三国演义》的思想性与文学性,真的如王泽钊所言的“无可称道”?愚以为,非也!其实,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著,自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三国演义》的经典地位,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历练以及人之心口相传而成。尽管小说中的确有相当多的笔墨写到人与人的斗智斗谋,但实际上,谋略并非《三国演义》的精髓,更非书中精华的全部。例如许多研究专家所提出的,作品中“对国家统一的向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等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以及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理想道德的追求的社会发展意义,就是其它古代作品无可比拟的。这也是评价一部贯穿古今作品其功用所不能容许抹杀与忽视的。
当然,不可否认,最优秀的作品也难免有瑕疵。但评价一部作品,不能只从个人喜好的片面和狭隘的角度下定论。我们不能因为施用法术降妖伏魔,而把《西游记》说成是宣扬封建迷信之作;不能因为存在起义之战事和情义之搏杀,而把《水浒》说成是号召以暴对暴之流。甚至更不可把作品的生成靠数代人的“集体创作”,以及成为了陋巷中顽劣小儿喜欢听的故事,而把名著视作是“无文学性,无思想性”可言。说到底,“集体之创作”和“小儿之所爱”,正说明了名著是国人智慧文明的结晶所在,是雅俗共享,老少皆好的。而这样的作品,岂能不算做四大名著之列?
为什么《三国演义》就不能作为“中小学生必读书”?如果阅读《三国演义》,学生只是从中读出肤浅的皇权、愚忠、阴谋、血腥等东西,那只能说明是“应试”教育的苦果。对于一部名著的鉴赏阅读,课内课外,我们的教师就应该懂得多花些心思,仔细研读,自我深层理解后,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有所汲取,有所裨益。如果只是为了应试而行,把作品中闪光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忽略或者扼杀掉,仅仅把读《三国演义》看成是学人与人斗智斗谋,那么,我们的教师则要反躬自问,好好地反省一下自身的教学了。
一言以蔽之,是否名著非某一个人树起来的,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言论而改变。批《三国演义》,王泽钊并不是第一人,鲁迅也曾批评过,他就说《三国演义》“描写过实”,这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上论说的,有其合理性。但王泽钊如果单从学生的兴趣能力,表面的鉴赏功夫,就判定《三国演义》“无用论”,那只会把学生推向更可悲的应试教育的深渊。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