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服饰的变化看民族融合

作者:陕西省凤翔县紫荆中学 马军强  时间:2008/3/21 21:22: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530
  民族融合是指各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民族融合是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的方式。
  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的服饰带到了这一地区。同时,大量民族服饰文化也影响和同化了北方中原人民的服饰,特别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衣服的形式适体.民族服饰与整个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民族审美、民族风格、生活习俗甚至民族的经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民族服饰的这些品格,均可通过一定的服饰造型设计及服饰图案设计呈现出来,通过特定的民族服饰形体语言和形式特征,使人们体味出它的舒适、美观和其中所隐喻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蕴和民族审美习惯,领略它的装饰美以及朴素纯真的艺术品格。
  就像我们高三历史课本里面所提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服饰的变化,已经表明北方少数民族在服饰上逐渐汉化,与此同时的是我们北方的汉族在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中,服饰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穿褶皱服,他本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窄腿裤,传入汉族地区后演变为肥腿裤。为了方便行动,人们在膝盖上扎一个带子,成为当时一种时髦的打扮,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汉族也在服饰上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加强了民族融合。)最让我们能说明服饰对民族融合能起到大作用的是现在可以经常看到的唐装和旗袍。
  近年来,在宴会、颁奖、做秀宣传时,只要有中国人在,你就不难看到旗袍的影子。从2000年嘎纳电影节上身着中国红色旗袍礼服的巩俐,到《花样年华》身着旗袍的张曼玉.亦柔、亦忧举手投足间东方女性的婉约被淋漓展现,这之间除了个人气质之外,自然不能抹煞那旗袍所挥之不去的魅力,特别是当东方的女性身着旗袍时其端庄、典雅、温婉的中国气质被体现得更为充分,展示出东方女性体态的娇美和玲珑的曲线……  
  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在整体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能在中国民族服装中独领风骚,久盛而不衰。  
  今日我们穿的所谓“旗袍”,不能确定仅仅是满族服装的传统款式,它是中华多个民族服饰文化的融合。它源自古代蒙古系游牧民族女子的袍服,至清代满族承袭了这种服装。满族入主中原后,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被统称为“旗袍”,其中包括朝袍、蟒袍和常服袍等。后来则将妇女的家居之袍称之为“旗袍”,“旗袍”成了专用名称。  
  总之,民族融合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今天,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互助也成了我们的基本国策。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何可静 于06-10 11:53发表评论: 第4楼
  • 这是第一次看老师的论文,哈哈,真的很难得啊!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着历史的气息,不愧是历史老师啊!
  • 不服 于11-12 10:48发表评论: 第3楼
  • 最让我们能说明服饰对民族融合能起到大作用的是现在可以经常看到的唐装和旗袍。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带来的“融合”!
  • 无名氏 于11-11 11:24发表评论: 第2楼
  • 请马军强不要把自然演化和强制断代混为一谈,汉服比旗袍、马褂更能代表中国着装文化。虽然民国以后的旗袍也有其独特的美。
  • 游魂 于11-10 13:36发表评论: 第1楼
  • 怎么闭口不提满清王朝用屠刀逼迫汉族人民剃发易服的历史?为此杀害了几千万汉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