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温总理“不平凡的一年”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0/6 9:20:35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425
对于温总理“不平凡的一年”,笔者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其一,“不平凡的一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早在今年初的两会记者见面会上,温总理就曾讲过,“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事实也正如温总理所预料的那样,这一年,我们除了经历了国内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国际金融动荡和经济下滑的压力之外,还经历了一系列天灾人祸带来的困难和压力。璧如: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3月份的拉萨事件、4月份的奥运会干扰事件,5月份的川特大地震灾害,6、7月份的洪涝灾害,8、9月份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奶粉安全事件等等。这一系列天灾人祸给中国政府和人民带来的挑战和压力都是非常严峻的。
然而,在困难面前,面临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夏粮连续五年增产;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长趋向均衡,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近几个月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逐月回落。总的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其二,“不平凡的一年”是大悲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信息,“5.12” 汶川地震直接遇难人数是69197人,失踪的人数是1834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文物损失、档案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间接损失未入统计),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万亿元,间接损失不计其数。然而,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了坚强、勇敢、团结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灾难发生后,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政府和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全民动员,以13亿中国人的风雨同舟,呈现一个国家强大的凝聚力和“软实力” 。目前,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其三,“不平凡的一年”是大喜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取得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大事、百年喜事。先后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盛赞为“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被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盛赞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残奥会”。通过这一体育盛会,不仅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而且也让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值得中国人民骄傲和自豪的是,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基础上,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世界关注的目光再次聚集到神州大地,亿万中华儿女和海外华人为此备感骄傲和自豪。这是今年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这一次飞行中,我国航天员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中国在太空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温总理“不平凡的一年”的大难、大悲、大喜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迈上复兴之路的国家,一个历经劫难的民族,在严峻考验中顽强前行的身影。至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这个不平凡的2008年,不仅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难的不屈奋斗写入史册,也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空前提升,标注成珍贵的民族记忆,熔铸为民族复兴的里程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