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解说“楚才”评卷标准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1/7 10:54:3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07
  别于应试,要抵制套话,遴选怪才。”昨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鄂教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主编王先霈在楚才作文阅卷首日对120名阅卷老师提出要求。
  王先霈说,楚才作文竞赛就是要让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话可说,说该说的话,说新鲜话,前提是一定要抑制“套话”。 
  小学生就应多说身边事,“楚才作文是很好的教育引导,小学生不要进行成人化的教育,只要尊敬老人、不说谎话就对了”。
  初中阶段正值青少年前期,朦胧懂得了男女生之间的区别,对异性有了隐秘心理。初中的这个心理变化期,既有天真的一面,又开始迈入成人的边缘。
  高中生知识丰富了,有自己稳定的性格,能思考更深的问题。今年高中考题《清茶与咖啡》,也可引申为东西方文化交流。
  “各个年龄段说该说的话,不要刻意拔高。”王先霈称,楚才作文不同于中高考作文就在于,中高考作文强调规范性,而楚才作文更多的强调创造性,“要激起孩子说真话,说他们最想说的话的愿望”。
  考题点评
  决胜寓意,可能是今年考题的一大特色。多位考题点评老师都提到了这一点。一道题,孩子们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这给了他们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各年级详细点评如下:
  》》》小学三年级 
  点评人:武汉作家协会周宏友
  《我收孙悟空为徒》
  此题目新颖有趣,给考生提供了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话可写。选择这个题目的考生要想写得出彩,文章就必须角度新颖、想像超前、有创新意识。一些考生写怎样教孙悟空一些武打招式,仅仅停留在表面,很容易落入俗套。  
  《巨鼠和小猫的故事》
  此题特点在于与童趣紧紧相连,考生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虽然发挥空间大,但考生若仅仅写巨鼠和小猫之间的友情,及它们之间发生的纠葛,就不容易出彩。应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合理想象,文章才会与众不同。
  》》》小学四年级 
  《别以为我什么都不懂》
  点评人:育才一小语文教师屈小青
  此题适合小学生的心理,贴近生活,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一些考生将“不懂”理解成“不会”,还有很多孩子千篇一律地写帮家长做事证明自己“不是什么都不懂”,这种文章就毫无新意。有些考生编写的童话故事就十分新颖,如写小鸟学飞暗含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还有的用第三人称写别人的故事,选材有新意,更容易出彩。  
  《落网记》
  点评人:武汉晚报编委赵代君
  想象空间大,这里的网可以指渔网、法网、网络之网,考生可自由发挥。有不少考生写自己是条鱼,落入渔夫的渔网;有的幻想自己是名罪犯落入法网,这些故事太离奇,且违背了生活本身的真实性,毫无立意可言。但有的考生就写自己迷上网络游戏,贴近生活,构思巧妙。
  》》》小学五年级 
  点评人:武汉市教研室罗昆霞
  《鸟巢》
  与现实生活贴近,从大处小处落笔都有着眼点,既可写实也可升华,便于考生发挥。这个题目既可以写自然界观察到的鸟的生活状态,也可以写北京奥运场馆鸟巢。前者对学生而言可能更易发挥,但写奥运会场馆鸟巢,学生容易写成场馆资料介绍,学生一般难以驾驭。  
  《偷着乐》
  与生活结合紧密,可写生活细节、小事,学生容易动笔。不少考生都喜欢写“乐”的过程,还有些考生将恶作剧当成一种“乐”,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导向,这种文章毫无深度可言。真正出彩的文章内容健康,与学生生活结合很紧,角度新颖。
  》》》小学六年级 
  点评人:武珞路中学语文教师徐百艳
  《十字路口》
  该题给出了很具体的场景,但学生选材的范围、写作的过程仍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比较好的写法,应借事寓意,用现实生活表现一个个虚拟的十字路口,如“道德十字路口”、“友情十字路口”。而想要出彩,则应虚实结合。  
  《丢失了____的人》
  该题虽然限定了写人,同时附加了“丢失了”的先决条件,但和“十字路口”一题相同,填空的内容同样是可虚可实。想要出彩,同样应该虚实结合。首先在题目填空时,就应让标题看上去具有韵味,如“丢失了宝石的人”等。此外,在写作时一定要在题目的“丢失”上升华出更高的寓意,这样才不会生硬、肤浅。
  》》》初中一年级 
  点评人: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牛峰
  《因为有你》
  贴近生活,学生易发挥,写人物、精神、抽象与具体的事物皆可。不少考生写同学间闹小别扭又和好,或写妈妈关爱自己的小故事,内容千篇一律,不易出彩。有考生写人物,抓住人物的微笑,角度新颖,构思独特,这种文章才易出彩。  
  《最后一滴水》
  想象空间大,但考生不太好发挥。很多考生都写“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这种说烂的话不易写出彩,但有考生将水当作一种象征,代表一种精神,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这样的文章构思独特,才能与众不同。
  》》》初中二年级 
  点评人:三初中语文教师黄群芳
  《给理想减负》
  相对同年段的另一题,该题对学生要求更高。从题面看,该题和学生平时受到诸如“树立远大理想”的要求相反,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减负”的对象是理想,这也是考验学生能否对此持有正确的态度。  
  “根据以下开头,自拟题目,续写故事:大门紧闭着,四周静悄悄的。我在门外徘徊了很久,终于走上前去……”
  续写类题目自由度最大,对学生约束最少,但并非毫无分寸。写作中,不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搭建过于荒诞,而在想象背后又没一个集中的情感表现,这样的文章缺乏主心骨。因此,这类题目写作想要获得高评价,想象的故事情节,应该具有生活气息,也应体现出孩子对生活的理解。
  》》》初中三年级 
  点评人:十一初中语文教师万咏英
  《渴望出色》
  该题导向性强,指定了思考方向,但写作内容更易雷同。写作时,考生如仅仅是“名人名言+自我感悟”的模式,或不够突出“渴望”都难获得高评价。文章想令人眼睛一亮,主题一定要挖掘深,在表达“渴望出色”主题时,不妨多一份反思,不仅着眼“小我”的出色,更应关注到大我的出色。  
  《拐角处的回头》
  该题写作空间大,能体会的意味更丰厚。该题和小学六年级的《十字路口》一题很相似,实写虚写均可。学生想要出彩,一定要突出“拐角处”和“回头”两点,所选取的事件和场景要能够具备震撼力。同时,“回头”意味着自我反思,此时学生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高中一年级 
  点评人:武汉市教研室冯常林
  《清茶与咖啡》
  关系型的题目,内容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绝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都是象征符号,需要学生去体会符号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直接赋予以清茶咖啡,不容易解读到位,容易落入俗套。意义之间的这种关系要理顺才能写好这个题目。想到容易写好难。  
  《在城市中穿行》
  这个题目比较感性,写好有难度。一种“城市”是指物态的城市,写穿行的感受,这种写法不容易走下去。还有一种是指城市文化,写自己在这个城市中的经历和体验。这个题目应该选点小,开掘深。这里的穿行,不只是行为上的穿行,还应该指精神领域的穿行,写人生经验、成长过程和对城市的认识。
  》》》高中二年级
  点评人:武汉六中语文教师黄涛
  《今年这场雪》
  如果学生将雪当成一种很艺术的背景或线索,涉及到其他话题,写和自己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写细腻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观察,文章就容易出彩。若直接把雪当作事实来写,就写雪灾,学生可能会写套话。  
  《给生命留些空隙》
  此题需要学生对生活有更多思考,有一定难度。不少学生写要给自己多点空闲,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显得比较散,没有深度,很难成篇做得漂亮。而如果学生在文中写出某些哲理的东西,或有个性化的思考,文章才能有深度。
  》》》高中三年级 
  点评人:武汉市文联文学院董宏猷
  《一意孤行》
  题目有一定难度,有不同选择面,学生发挥空间大。有些学生审题不清,把一意孤行等同于坚持,还有些学生空发议论,文章空洞,甚至偏题。也有考生议论得很好,用到古文(骈文),论点选得好,也有考生写人物,细节描写很到位,较易出彩。  
  《大学》
  题目很有创造性,想象和发挥空间大。此题中,大学的含义可以理解成“人生是大学”或“我心目中的大学”。但故事必须有真情实感,不能空凭想象,空发议论。(记者彭欣 杨梅 王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