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摇动,冷香飞上心头——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析练
作者:湖北省郧西县第三中学 闻冠军 幸晓艳 时间:2008/11/8 4:11:4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939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④人未到,水佩风裳⑤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⑥,更洒菰蒲⑦雨。嫣然⑧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⑨凌波⑩去?只恐舞衣⑾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⑿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
①涸:枯竭。②寻丈:一丈左右。寻,八尺。③相羊:徜徉。④三十六陂:非实地,言其多。陂:水塘。⑤水佩风裳:指荷花荷叶。⑥玉容销酒:形容荷花姿态。⑦菰蒲:两种水生植物。⑧嫣然:美女笑貌。 ⑨争忍:怎忍。⑩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⑾舞衣:指荷叶。⑿田田:荷叶相连貌。
【评析】
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词人用清丽细致的笔墨描绘了泛舟荷池的景象,写出荷花美妙之形和高洁之神,体现出作者惜香爱美的词情,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纯洁、空灵的美妙世界。
上片描绘的荷塘景色清丽、幽绝,给人以美妙的梦幻般的感觉——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从中荡舟,一路上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这里人迹罕到,只见那望不见边的荷塘,绿波荡漾,荷叶翻飞。“三十六陂”二句乃眺望荷塘远景,星罗棋布,处处皆美,幽静广远。“三十六陂”非实地,言池塘多。“水佩风裳”,本指美人妆饰,在此喻指荷叶荷花,从那碧绿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凉风,那鲜艳的荷花,好象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时的淡淡微红。词人借用反衬手法,描绘出美妙清幽的荷花世界。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洒过来,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惹得词人诗兴大发,挥笔写出了流传千古、光华四射的优美诗句:“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这是本词中极富创造性的词句,充分反映出作者丰富而又独特的想象力。“香”直接作用于人的嗅觉,而诗却是诉之于视觉或听觉的。由于感情的激烈活动,有时却可以产生各种感觉器官的联想,在这里作者就是借用通感的手法,将味觉和嗅觉转化为视觉,让读者跟着作者一起来回味这种感情联想所带来的美妙享受。
下片写担心荷花迟暮、西风摧折的无限眷念——不觉光阴飞逝,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争忍”写荷之情,“凌波”一词运用了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只恐”写爱花人之忧虑。“高柳”、“老鱼”,多情挽留,更使词人依恋难舍。“田田”形容浮在水面的荷叶,南朝民歌就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句。这几句,以荷花将谢比喻美人迟暮,也暗寓自伤身世之意。只怕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萧瑟而容易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萧条而忧愁。词人把荷花形容成顾影自怜等待情人而不愿离去的少女,表现出词人对荷花的极度喜爱和赞美之情。
【练习】
1.王国维在称赞周邦彦咏荷名句后,接着就批评姜夔咏荷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你同意王国维的批评吗?请说明理由。
2.这是一首咏物词,请根据词意回答所咏之物的名称,并简析作者所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答案】1.①同意。周词主要是写客子思乡之情,咏荷就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数句,它使人看到的还仅仅是荷叶之物态,而姜夔咏荷,不仅具有荷花之物态,还使人同时隐隐看到一位荷花化身清馨幽逸的美人,她“玉容销酒”,像荷花般的红晕,她“嫣然”微笑,像花朵盛开。荷花生长水中,她便似凌波仙子;荷香清幽,她又是美人“冷香”。花如美人,美人如花,生动传神,使读者对荷花从外形到精神气质都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②不同意。此词不及周邦彦《苏幕遮》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词寥寥数字勾勒出荷花独有的风韵。荷叶上昨夜雨后的水珠,在晨光中慢慢的变小、消失。清风徐来,清澈的水面泛起涟漪,一枝一枝一片一片的荷花荷叶在风中轻轻摆动。周词把荷叶上水珠晶莹、因风翻飞的物态写得真切明晰而明丽。
2.本词吟咏荷花。作者以出人意表的想象,将荷花拟人化,写出了荷花的品格风韵,表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感受。把荷花比喻成美女的拟人化描写,使人难以分辨作者是在以人咏花,还是在以花咏人,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生活的无限深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