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是去是留?

作者:不详  时间:2009/2/13 6:48:3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37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20个问题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被列入其中,引起各方舆论关注。昨日,记者带着这一问题对贵阳的学生、老师以及一些“重量级”的“过来人”进行了调查,大家在该问题上或赞成或反对,交锋甚为激烈。
  学生:取消分科累死人
  “天!还要不要人活呀,现在学6科就够累了,9科真不晓得咋个办!”对于取消文理分科,高一学生李雷雷表示强烈反对。每个人都是有所偏好的,像我就不太喜欢背历史、政治之类的,如果这些也要成为高考科目我觉得对自己很不利。
  高二学生林文丽也表示反对取消分科。“反正到了大学一样要选专业!高中阶段早做打算早好!”林文丽认为,文理分科有利于为自己将来发展的大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储备知识。
  在多数反对取消分科的声音外,也有一部分同学对取消文理分科抛出了“橄榄枝”。
  贵州师大附中的丁洁玉同学认为,一个人是否能真正拥有一技之长,他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学到的知识是否全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现行的文理分科方式并不科学。“我希望今后能推行必考+选考模式!”丁洁玉说,目前美国高中就推行的是在规定的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部分科目参加考试,而不是简单地分为文科或理科。
  老师:八成反对取消分科
  “取消文理分科只会让学生疲于奔命,所学知识也是广而不精!”贵州师大附中的数学教师林运来认为,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学生学6科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了,如果再增加到9科,那很多学生一定会不堪重负。
  “文理分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一点也不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校长表示,即使文理分科,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必学科目,本身已经包含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培训。而且每个高中生都要求通过会考,这就要求他必须对该学科的一些基本原理有比较好的掌握。会考已经是顾及到学生全面发展了。
  贵阳一中数学特级教师邓连奇则表示赞成取消分科。“中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没必要分文理科!”邓连奇说,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学科交叉会更深更广,基础教育阶段不宜分文理。过早分科,对今后学生的发展多少会产生制约。
  采访中,有八成左右的老师,尤其是高中老师表示反对取消文理分科。少部分赞成取消文理分科的老师也均表示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漫长过程,如果相应的高考制度不进行改革,高中即使取消文理分科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文理分科追根溯源
  文理分科制度,始于1977年恢复高考,但分科教育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当时,我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模仿了“苏联模式”。按照苏联的模式,教育要培养专才,知识的学习都朝着专业化路子迈进。学科有分化的趋势,大学也有了“分学”的传统。同样为适应专业教育,恢复高考后,高中开始了文理分科。
  上世纪末,受欧美国家教育理念影响,大学也由“分学”的传统走出,有了“合并”的趋势。与此同时,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理念也被人们大肆提倡。取消文理分科,因此而有了思想上的背景。   一、支持取消派:
  马克俭:大学阶段再分科也不迟
  马克俭,贵州本土院士第一人。1933年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都市报:近日,教育部就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征求意见,引起公众强烈反响。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马克俭:从我的观点来说,是不主张在中学阶段就文理分科的。无论文科和理科,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记得以前是不分文理的,恢复高考后,我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需要这样一种制度培养专业的人才,于是从中学实行了分科制度。但长久以后,人们发现文科的学生普遍缺乏理科学生的细腻缜密的思维,而理科学生相对缺乏人文素养。这个现象尽管不能说完全是分科制度带来的弊端,但这么早就分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都市报:那你认为什么阶段分科是比较适当的?
  马克俭:自然科学体系不能太专业化,我认为至少在大学本科前期阶段,都不应该把专业分得太细了。
  都市报:你看重你的弟子的文科素养吗?
  马克俭: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无不在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当然,好的文科素养会使他们完成学业更容易。文理兼通的道理不必说,就语言文字方面,我们现在有的大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能力,连写一篇论文都困难,还从何谈起在社会科学领域进一步的研究?
  谢挺:贫瘠的底子长不成参天大树
  谢挺,1966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198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现居贵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8年出版小说集《想象中的风景》,并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4年出版长篇小说《爱别离》。
  都市报:据我所了解,你是理科出身,大学读的是地球物理系,但最终从事的却是文学。在你看来,文和理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谢挺:这个过程可能是个误会,也可以说是误打误撞,我们是站在今天、站在功利的角度来认识,或许可以说前面的“理科生”是种浪费,但也有这种可能性,前面的每个状态其实都是一种准备,比如鲁迅先生最初选择的也是医学,你能说这个专业对他没有帮助吗?
  我读书时,已经开始分文理科了,只是那时有句口诀,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文科,更像不得不然的选择,人们也只有读不下书才会选文科。记得分科时,我的班主任建议我读文科(今天来看他无疑是正确的),当时我几乎发怒,感觉像受了羞辱一样。
  那时候你并不知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的理科成绩不错,数学竞赛在市里得过奖,我中学时看过《爱因斯坦传》、《第二次握手》,科学家的使命感,他们揭示神秘世界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我。
  但高考成绩里,最高分居然是语文,我在中学时其实也参加过一次作文比赛,但那时作文并不好,常常不及格。上次初中同学聚会,我们班一个作文天才,每次一写就是半本,成绩也多在九十分,当时很羡慕他的,但他现在搞的是建筑。就是那些科学家,像爱因斯坦,他的文章也很漂亮的,广义相对论除了一个公式,其余就像一篇美文,一篇论文,他还拉得一手好提琴。
  都市报:你后来成为一名职业作家,是由于什么机缘啊?
  谢挺:可能还是一种倾诉的愿望吧,我走了一条常人看起来的弯路,毕业后去教中学地理,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为了浇胸中块垒,所以写作。但这个经历对写作来说是有缺陷的,我至今仍认为自己当作家的准备是不足的。我的古文底子可以说极差,仅仅是高中时,语文老师多布置的一些古文段落,就让我受益终生了。这位老师是一中的王文楷,不能忘记的。
  我们比起鲁迅那一代最差的就是国学储备,你别看鲁迅骂老东西,但他的童子功好得很,他写的旧体诗多漂亮。
  我有一个观点,我们这个时代出不了大的艺术家,就电影而言,张艺谋、陈凯歌已是个中翘楚,但他们的底子并不好,总的感觉就是贫瘠,当然那是有原因的。作家也是这样,对自己本土文化,准备尚有欠缺,如何成就大师级人物?贫瘠的底子上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
  都市报:那你认为这与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吗?
  谢挺:肯定,教育是个整体性的问题,不单单是中学,包括大学里,要求学生英语过四级,六级,但学生的母语之烂,都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都市报:那你对文理分科持什么态度?
  谢挺:支持取消文理分科。如果我有小孩,我会让他(她)先读私塾,就像存笔钱,至于如何用,等他长大了自己决定,文理不分科也是这个道理。   
  二、反对取消派:
  王力乐:高中文理科学习只是教会学生如何做题
  王力乐,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2008级学生,2008年由贵阳一中保送清华大学,2008年高考贵州理科第二名。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没有必要,而且不可行!”对于取消文理分科,王力乐持反对意见:
  一、文理不分,也极有可能影响高中学习的深度。在俄罗斯,高中理科优秀的学生都在学习菲赫金戈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而这个教程在中国被认为是“不适合初学者”的,可见高中教育已经在深度上无法很好完成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大学的老师已经在抱怨,不少学生,尤其是实行地方性教育改革地区的学生,其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的需求。
  二、鉴于现在高考命题,尤其是文综和理综的命题,已经有“穷途末路”之感:命题者已经在非知识和非智力的层面上,考查学生的某些细枝末节的知识内容和所谓的技能(事实上这些技能在大学被证明是毫无意义甚至是错误的)。那么,命题者必然要在文理交融处寻找“生长点”。而这些题目的质量如何保证?我看过广东省文理综合的试卷,命题中的牵强附会现象十分严重。这样只会使得学生失去对文理科本质的很好把握,而陷于一种无谓的纠缠中。
  三、事实上在高中阶段,甚至更早,许多学生已经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偏好乃至天赋。如果仍然将他们强行纳入“通识”的轨道,他们的学习有可能会因此痛苦许多,这与教育的导向目的是相悖的。
  四、就算在被许多国人认为“教育发达”的美国,好几年前就有一位联邦参议员提出:“我们的教育,有一英里宽,却只有一英寸深”,由此,在美国国内已经引发了关于这种通识性的教育是否成功、是否需要继续下去的讨论:可见,如果我们是因为“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经验”而考虑取消文理分科,是完全不必的。应该立足于本国实际。
  李祥:素质教育要有科学的评价和选拔制度
  李祥,西南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虽然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取消文理分科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我认为目前取消文理分科是不可行的。
  基础教育政策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就现有的高考制度来说,取消文理分科只是意味着学生多学几门课程,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那些具有严重偏科倾向的学生没有更多时间适应,更可能成为这场改革的牺牲品,即使是要取消文理分科也应循序渐进,通过更长时间的努力逐步实现。
  取消文理分科也不是解决教育公平、推动素质教育的万能解药。按照现行的高考制度,如果取消文理分科,部分只有文科或者理科特长的优秀学生无法选拔出来,他们甚至可能因为文科或者理科的欠缺与大学无缘。
  取消文理分科并不代表学生就可以实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能否顺利推进,关键是要有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否则无论分科还是不分科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教育问题。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976206637@qq.com 于03-15 09:29发表评论: 第4楼
  • 我赞同分科
  • 好心人 于02-22 10:39发表评论: 第3楼
  • 坚决不能分科
  • AKI_YOU 于02-16 22:16发表评论: 第2楼
  • 文理分科的问题还会死很难解决的
  • AKI_YOU 于02-16 22:15发表评论: 第1楼
  • 分不分都有好有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