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联集锦

作者:不详  时间:2009/2/13 7:00:3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925
  【我国春联史】
  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我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那么为什么我国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涉及到我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问题。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因此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他们借助于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欣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在他们的传统的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同时我国人民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第四,切忌合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
  第五,选好对联的横披。  
  2009年牛年春联大全
  岁首春到户 春来紫燕舞 
  牛年福满门 节到黄牛忙 
  将军爱战马 黄牛耕九野 
  农夫喜黄牛 白马战疆场 
  深恩红赤日 花木逢春枝叶茂 
  忠实老黄牛 牛羊得草体膘肥 
  白头能做识途马 新春人唱黄牛赞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丰岁诗吟白雪歌 
  年丰人寿家家乐 户户厌恶大硕鼠 
  春到花开处处耕 家家喜爱老黄牛 
  花开江左白雪尽 土生白玉牛羊壮 
  春到人间黄牛忙 地产黄金鸡犬欢 
  一曲牧歌传牛背 腊梅花放雪将尽 
  无边柳色绿村头 春水温升牛甚忙 
  布谷声中闲人少 猪肥牛壮家增福 
  牧歌曲里颂春多 食足衣丰民自安 
  耕者有牛皆种地 新岁牧歌需纵酒 
  神州无处不欢歌 黄牛奋井不着鞭 
  五岭莺歌又燕舞 川原蝶舞翩翩好 
  九州马叫并牛欢 田野牛耕户户忙
  2009年春联集锦--八字通用春联 
  嫁女婚男两家情愿 两袖清风造福大众 
  生男育女一个相宜 一身正气振兴中华 
  大地回春风光胜昔 旭日永临文明门第 
  山川添秀岁月更新 春风常驻勤俭人家 
  春回大地千山竞秀 迎新春盼江山一统 
  日暖神州万木争荣 送旧岁期骨肉重圆 
  日丽风和神州雨霁 生财莫忘崭新道德 
  波平浪静海峡云开 致富须怀美好情操 
  百年大计树人为本 迈步迎春春风扑面 
  万里长征立志当先 抬头见喜喜气盈门 
  开拓财源春来茂盛 身处乐园和风正暖 
  改革经济马到成功 宅临福地丽日方长 
  健步攀登年年向上 一县芳名贾商似海 
  雄心开拓事事更新 三江春水福寿如潮 
  吉星高照勤劳门第 市场兴邦城乡共富 
  福字常悬改革人家 科技振国山海同春 
  辞旧岁再创千秋业 雨顺风调年丰物阜 
  过新年更上一层楼 政廉策善世盛业新 
  靠勤劳拓展政富路 惠风远拂神州溢彩 
  凭知识叩开发财门 丽日高悬大地生辉 
  满室春风半庭月色 借才发财财由才出 
  一窗竹影三径梅香 凭正理政政从正兴 
  树尽摇钱青山送宝 稻熟粮丰年歌大有 
  泉皆化酒绿水流香 宛宽国裕户庆小康 
  新岁开头抬头见喜 走万紫千红特色路 
  履端迈步动步生财 发一清二白正经财 
  政善人和百业兴旺 明媚妖娆春光织锦 
  风调雨顺五谷丰盈 英姿丰彩壮志凌云 
  冬雪飘飞千门纳福 击节欢歌河清海晏 
  春潮涌动万象生辉 舒眉含笑人面桃花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