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有感于一个班长的成长
作者:华晓燕 时间:2009/2/22 22:39:4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548
高一升高二,经历了分班,我带高二(4)班,一个文科班,拿到学生名单就开始考虑要组建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我拿着名单,向高一时的班主任详细询问,希望能够在他们的帮助下,偷一些懒,快速找到自己心目中的优秀班干部。一番搜寻之后,结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于是我只能凭感觉,在名单中苦苦徘徊。蒋金锋,就在此时进入了我的视野。
这孩子的分班成绩在班级中排名第二,但我从他原先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他虽然高一时在特色班,但在班上很普通,几乎没什么声音,也没什么特长,成绩也只是一般。种种迹象表明,似乎这不该是我的最好选择。当时也实在没有什么选择,同时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拨通了他家的电话。记得电话中我问他:“蒋金锋,我想让你当班长,行吗?”孩子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好的,我试试吧。”听了他的话,我心里也没什么底。只能试试看了。
到班级报到那天,我去班级比较早,班里只有2个学生来得比较早,他就是其中一个。而我当时并不知道他就是蒋金锋。虽然事先做好了准备工作,但事必躬亲也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就让他帮我到教室里贴一些材料,我则回办公室继续做其他事。交代给他的任务很简单,不到五分钟他就解决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竟然又回到我的办公室,把我当时给他的刀、浆糊和宣传材料全部送回。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这样做事有始有终的,我对他的印象一下子好了很多。
作为班长,经常要面对全班同学、老师和班级事物。开学初,我就想试试他的能力,让他和班级其他班干部一起组织班会课。正如我当初的担心一样,这个孩子太老实了,不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看上去也很腼腆,在班会课上他的语言和能力略显单薄。同是班干部的其他孩子显得更加活跃和积极。会后,他把班会课的整理材料交给我,其中有一张张写的密密麻麻的小纸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纸条的内容上看出,这是他写的串台词,到此时,我明白了,为了这堂短短45分钟的班会课,他付出了整个的午休时间。串台词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处处可以看到他做事的认真。孩子做事执着的态度又一次感动了我。
几乎所有的体育生、艺术生,加上一批政史生,组成了这个特殊的班级。对于这个班级来讲,纪律是成败的关键。我虽然认可了他个人做事的认真、执着,但要当好班干部仅凭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担心这样一个老实的孩子能不能驾驭这个活跃而复杂的群体。
开学初抓的头等大事就是纪律,班级的孩子来自高一的十几个班,要想把他们在重新打乱重组后能团结起来在高三收获成功,班主任是要花大功夫的,班干部队伍的培养也是一个关键。我也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我们的教育如果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自我教育,就是单纯的管理主义,就是形式主义。这种管理是在破坏学生的自觉性,因为管得越严,自觉性就越没有用武之地,渐渐地,人就会变成两面派。学生就会觉得:既然你管理的目的只是为了使你自己满意,那我立刻让你满意不就行了吗?至于你不在的时候,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觉这个孩子相当自觉,自律能力相当强,而且在学习上相当刻苦。我对于他在班级同学中的表现比较满意,开学一个月后,班级班干部改选,全班同学除他自己外,全体选他做班长。他严于律己的形象在之后的两年中表现得更加充分,升入高三,再次改选班干部,他又是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在我外出学习、开会期间,他更是积极主动帮我带领班级同学做到了老师不在时比老师在时做得更好,有时如有不良现象出现,他会自己给学生上个小班会课。
在我的心中,这个孩子太过老实,甚至担心他因此而吃亏。果不出我所料,当时班中女生人数比男生多出很多,而且女孩子都伶牙俐齿的。一次,一个平常就比较刁蛮的女孩子在饮水机旁不小心把窗玻璃不知怎们就搞得掉下楼去了,我又不在场,全班同学下了一大跳,幸亏楼下没有人,没伤到人。大冬天的,教室里一扇窗子没有玻璃,不是要冻坏全班同学吗?班长立即到总务处保修,但总务处要求赔偿。班长就找到那位女同学,要求她照价赔偿,结果小丫头对着他一顿臭骂,说她自己冤枉,而且只肯出一半钱,她认为有偶然因素在内。班长最后自己垫付了另一半钱,而且委屈的趴在桌上哭了,但他竟然没有向我透露一个字。虽然此时有同学向我反映了此情况,但我在犹豫,我也在考验着班长,我甚至担心他会撒手不干了。最终,班长擦干眼泪继续干他的“革命工作”,去擦新玻璃了,倒是班上其他同学对那个女同学群起而攻之,事发时,那个女同学傻眼了,只是一个劲说“男生不能哭鼻子的,早知道我就不骂你了,钱还是我自己出吧”。虽然班长比较老实,但在班级同学心中,他的形象已经确立,有些时候不会说,比会说更有力。 因为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文科班的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多,也比男同学认真。但如果男生能够积极进取的话,班级成绩肯定能有提高。我们的班长所在的宿舍在他的带领下,没有男生早晨好意思睡懒觉,宿舍卫生工作更是比有些女生宿舍还要优秀。男生宿舍晚上讲话多,睡觉晚是比较普遍的,班长和风细雨般的处理让舍友比较愿意接受,手机事件更是让同学对班长佩服。在老师和同学的夹缝中生存的班长,有时很难做人。在他宿舍收到手机一只,首先向我“交待”的是他,而不是那个带手机的学生。他是学生,他也是班干部——老师的助手,有时他也要面临二难选择。在他的影响下,带手机的学生竟然也发生质的飞跃,在高三第二学期奋勇拼搏,也考取了二本院校。
不论是在高二,还是在高三,他的成绩在我班上一直是十名左右。面对成绩,他永不满足,同时他也很苦恼,因为他也想做第一。过硬的成绩能让他在同学、老师心目中更加优秀,多次的努力后仍然无法改变的状况,让他有些懊恼。从内心来讲,我也很希望他的成绩能更加优秀,但有时成绩与学生的努力付出不一定成正比例,我告诉他:成绩很重要,做人最重要。而且对他来讲,考取二本应该没有问题,但要考一本几乎要靠运气了,事实上,他的成绩虽不是最优秀的,但优良是绝对的。沉稳踏实的他最后被淮阴工学院会计专业录取。
这位老实肯干的班长十分自觉。自觉是自己对自己的控制,宽松的环境下才能培养自觉性;过分严格的管理,是无法培养出自觉性的。如果我们认为学生越不自觉越要严防死守,那么越严防死守学生越不自觉,倒反会成了恶性循环。好习惯不光是管出来的,它更是有好习惯的人带出来的。这就叫“熏陶”。熏陶比管理和训练更接近教育的本质。看似不够格的班长,在文科班女生多,“言多必失”的特定战场上帮我成功的引导全体学生走向踏实、勤奋、刻苦。
我们干工作不怕累, 不怕苦,怕的就是累得不值,苦得冤枉,怕的就是把宝贵的精力用错了方向。我们的目光应该深远一些,应给各种类型的孩子发展的空间,而不能轻易对任何一个孩子下定义,否则我们会抱憾终身。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