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2009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语文科评分细则
作者:不详 时间:2009/3/20 0:29: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54
三、
9. (3分)每一个“/”0.5分。
错断、漏断或多断1处扣0.5分。
可断可不断之处,断了不扣分。如“夫兵在御之得其道”的“兵”后,“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的“细弱”后,如果断了不扣分。
(2)(7分)
①庶几:或许;安:安宁、安定均可。
10.点明手法正确可得1分,分析合理可得2分。答对两点最多可得5分。
11. (6分)
⑴每小题2分,填写对一个空缺得1分。
⑵错写、漏写、多写1字和词序颠倒扣1分,扣完该空缺得分为止。
四、
12.(5分)全对得5分,只选1项而且正确得2分,其他选择均不得分。
14.(4分)
每句各1分。
⑴“本调”答为“沉郁”也可,糅合“忧国忧民”和“沉郁”也可。但不能将“本调”说成“精神”“感情”。
⑵概括各句的风格,需对应“轻灵”“悲壮”“豪放”,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如“轻灵” 写为“清新”,“悲壮”写为“壮阔”“苍凉”等。如果将不同风格的表述杂糅在一起,不能得分。
15.(4分)
从作家“创作个性”和“时代、民族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可以有共性这两方面评分。
摘抄原文,概括提炼不到位,酌情给分。
五、(一)
16. (4分)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活动背景”和“渲染氛围”合并作答,如果均涉及到,可以算两点。
“隐喻老何处于人生的黄昏阶段”和“暗指年轻人已走到穷途末路”能够答出一方面也可。
答为“线索”也可。
答出一个要点可以得2分。
17.(6分)
能点到“情节”和“细节”就各给1分,每点结合具体情节分析正确给1分。最多得4分。
设置悬念的作用,从“使故事情节曲折”“使主人公老何这个人物更具传奇色彩”“能够增加小说的吸引力”等角度正确作答的每点各得1分,本要点最多得2分。
18.(5分)
“靠自己”和““守规矩”两方面各占2分。分析正确,表述合理1分。
取消有创意1分的得分点。
五、(二)
19.(4分)
答“邰丽华是‘千手观音’的领舞”“邰丽华有千手观音一样的慈悲和善良”也可。
20.(6分)
第一问从“邰丽华领舞‘千手观音’的材料为大多数读者所熟知,材料缺乏新鲜感,不符合通讯的文体要求”或“邰丽华领舞‘千手观音’的材料不能深入体现邰丽华的慈悲和善良,与通讯的中心关系不大”等角度作答也可。本点最多得2分。
第二问找出材料分析,概括出人物特点,各可得1分。答两点4分。如3点以上,最多得4分。
“邰丽华带领艺术团刻苦排练节目,进入文化市场商演,独立自足”也可以归结为表现了邰丽华自立自强的精神。
21.(5分)
观点明确1分,分析紧扣论题、言之有理、说理清晰鲜明4分。(注意探究的问题不是残疾人该不该自力更生的问题。)
六、
22.观点明确1分(不能既“挺”又“剿”)。对“山寨”的特点判断必须符合材料内容,能自圆其说。
句子不通顺,严重影响观点表述可以扣分。
23.仿写3句,每句2分。
所选择的对象应该与“灵魂的栖息地”有关,并且注意与“柔弱者”形成排比。以“职业”为对象的(如“工人”“学生”),或者与“柔弱者”不对应的,每句扣1分。
句子要通顺连贯,选择的对象与与表现要吻合妥帖,搭配得当,排比顺畅。
(参考答案可改为:失败者能在这里汲取力量,受伤者能在这里得到心灵安抚,失意者能在这里得到精神疗养。)
七、(作文)
㈠内容立意
可以选取一个角度切入,可以叙事写人,也可以议论抒情。
结合同龄人的实际,可以从肯定方面来谈90后的特点;也可以从否定方面来谈90后的特点;还可以辩证地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来谈。
㈡评分说明
均分控制在40左右。
⒈采用“25(内容)﹢25(表达)﹢10(发展等级)”的等级评分标准评分。
⒉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⒊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可以一点为主,适当兼顾其他评分,直至满分。
⒋字数不足300字的,总分一般给15分以下;不足400字的,总分一般给20分以下,发展等级一般可不给分;不足600字的,结构完整才可以给及格分(36分),
600字以上不足800字,每缺50个字扣1分。
5.关于扣分的说明:
⑴错别字第3个起扣,每个1分,重复的不计,扣到4分为止,标点符号的书写不规范或多处无用,可扣1分。
⑵缺标题或改标题的,扣2分。
㈢文体要求
可以写议论文,也以写其它文体,但是文章必须紧扣题目、切合考生选择的文体的要求。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