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郁殷 时间:2009/4/7 22:24:4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98
向来说自己以人为本的教育部门继大张旗鼓的整治农民工子女学校之后又一次以行政手段终结了两家民办学校的“生命”,理由也是违规招生。既然教育部说,尊重大家对于教育体制说话的自由。那么,我就借这样一个机会,说说我对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就是教育局的意见。
我日益感觉到教育局,这个比教育部、教育厅离我们更近的教育主管单位,真是管天管地,还有管人拉屎放屁。我google一下有关教育局发布通知的中文网页,结果太多,略微列举几条:
宜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出,禁止学生在宿舍使用“热得快”等电热设备,严禁组织学生在街道和交通要道上进行集体跑步等体育活动。
襄樊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小学、幼儿园必须坚持晨检制度,并定期进行消毒。
金华市教育局发出通知,决定将2009年定为我市中小学“家校合作行动年”,将开展一系列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促进家校共育的活动。
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局发出通知,有一场关于哈佛育才理念教育讲座实况将在厦门电视台一套准时播出,……请各校把通知单印发给学生或家长,学生要在回执单上写观后感。
六安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开展好2009年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的通知》指出,各学校要挂一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横幅。
……
从上可知,教育局管理的范围大到这一年是个什么年,小到学校一条横幅的具体内容。还有很多貌似卫生局或者疾病预控中心的事也被教育局包揽了。真是个好部门,任劳任怨,推销电视节目的任务也给自己扛了。太好了。中国的学生应该为拥有这样一个管你吃什么、喝什么、睡觉用什么、上学穿什么、头发怎么长、书怎么看、班会怎么搞、作业怎么做、看什么电视或电影、唱什么歌、应该知道什么、不应该知道什么的比爹妈还亲的教育部门感到欣慰。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为我普及的常识,原来教育局还可以管更多,比如指导教育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团组织的工作,又如,指导和管理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工作,再如,指导管理全市教育系统与国(境)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会同有关部门对外籍教师和学生进行日常管理。
很好很强大,教育局还可以这么多,你搞个教育助学基金也得教育局指导你。徐贲教授最近有一文《有所不为的美国教育部》(南方周末20090402),告诉了我们,美国教育主管部门是干什么的。当中提及“美国教育部不管考试,不管升学,不管评估,不管具体教学,不管政治思想。它自述的功能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设立与教育有关的联邦资助项目、执行与私人和公民权利有关的联邦法规。’”
美国与中国的教育,谁更优势众所周知。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教育部门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的问题,在美国,学校只要找教育部门要钱就行了,其他都管不着。但是在中国,有时候要钱都还要几经周折,其他方面都在教育部门的火眼金睛之下。教育部的历年教改计划都强调要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但是试想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都被条条教育部门的行政命令掐得死死的,还谈什么培养创新型人才,都是他妈的扯淡。
没有一个宽松的学校环境,就出不了多少面朝远方或者温总说的仰望星空的人。教育部门的行政破坏力远胜于一所学校以及一个正常人的创造力,这大概也正是中国人才在国内枯萎而在海外开花结果的重要原因吧。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