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典型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悟

作者:东禅中学课题小组 田强|  时间:2005/3/5 17:46: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16


    训练目的:
    1、通过讲读的赏析,获取写作对象的信息,着手片段训练;
    2、对整齐句式的把握和感悟,运用仿写的手段写作片段;
    3、逻辑思维的训练。
    训练重点:
    选择典型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悟
    训练途径:
    赏析《故都的秋》片段,引导写作。
    训练过程:
    一、赏析“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使作陪衬”一段。
    1、以“秋”为开头给本段概括一个小标题。
    如:秋院晨景  秋晨故都   清幽秋院
    2、引导写作:
    作文写作、要选择一个亮丽、朴实而不缺乏诗意的题目:
    如:荷塘月色  我的空中楼阁   荔枝蜜  花未眠  篱笆那边  下一站幸福
    听雨   迷路   那人,那树   寻找生命的出口  故乡的花蝴蝶   向日葵与维纳斯
    3、文段鉴赏之:从哪些地方看突出了“清”“静”“悲凉”?
    (1)用南方之秋作衬托: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色,潭枯寺的钟声。”
    分析这一句:
    从结构上看,这是一个省略了主语的主谓句,有语首状语“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有谓语中心语“想起”,宾语部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色,潭枯寺的钟声”,其中宾语最有特色,构成单句内的排比,这些并列的景物又采用偏正短语。列举出南方景点中最典型的地方、特色。
仿写这样的句子,写自己熟悉的地方和景物:
    例:在东禅中学生活两年了,到过绿波荡漾的水库,荫翳蔽日的塔坡,桃花香飘的果园,古色古香的政府大院。
    (2)选取典型的景物表现“清”“静”“悲凉”的内心感悟。
    “一椽破屋”——皇城人海之中
    “碧绿的天色”——很高很高的
    “驯鸽的飞声”——青天下
    槐树叶底的日光——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
    牵牛花的蓝朵——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
    秋草——(想象)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
    “破屋”“破壁腰”的残破,既能让人感到凄清,也能让人体会悲凉,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景象,古都应  该繁华,因为这儿是“皇城”,有“人海”。天色“很高很高”却能听得到“驯鸽”飞声,这是何等的空旷和清静之境呀!目光是不以意的,却能一丝一丝地细数,心是何等地静呀!还有那冷色的调子“蓝色或白色为佳”,更让读者和作者一起享用这种含立脚点淡淡悲凉的片刻清静。作者还不满足,还要长几根秋的“招牌”作陪衬,浓浓的秋意便十足地表现出来了。表现景物特征,选用典型。
    二、实战练习:
    1、片断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他举例说,比如,你可以把这个圆想象成一轮满月为重点,再用天幕、云彩、柳梢、行人等典型事物作陪衬,构成一个美丽的画面,再把这个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就是想象作文。
    圆可以想象成很多不同物体。请你根据这位教师的启发,把这个圆想象成另一物体,写成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2、作文写作:
    请以“离别”为话题,以李白、柳永的送别诗词为情感依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