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不当”归因例说

作者:青峰弦月  时间:2009/5/17 5:30:20  来源:会员改编  人气:2987
  一、张冠李戴
  有些词语只能用于特定的对象而不能用于其他事物,否则就会在搭配上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例如:
  1.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2007年高考北京卷)
  2.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1997年高考全国卷)
  例1中的“一台”与“剧本”搭配不当,可将“一台”改为“一个”。例2中的“在……中”这种格式常用来表示时间或空间,而不表示来源或由来,而句中“得到了力量”前面的部分显然是“力量”的由来,汉语中要表示事物的来源或由来,可用“从……中”这种格式,因此,这个句子中的“在……中”应改为“从……中”才能与后面的部分相互搭配。
  二、顾此失彼
  在一个句子中,有时存在一项对多项或多项对一项的情况,即某个成分要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而实际上它只能与一部分相互搭配,与另一部分则不能相互搭配,这时就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毛病。尤其在一个句子中出现诸如“是否”“能否”“高低”“快慢”“大小”“轻重”“好坏”等正反义并存词语的时候,我们更要注意前后句内容的对应和搭配。例如:
  3.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2008年高考全国卷)
  4.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2001年高考全国卷)
  例3“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中“提高”可与“研究开发水平”搭配,而不能与“社会公众专利意识”搭配。句子可改为“国内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不断加强”。
  例4中“速度”可以“加快”,“规模”却不能“加快”,由于疏忽了宾语为并列短语,谓语只与其中一项相互搭
  配,结果造成了顾此失彼的错误。
  三、置放错位
  一个句子中各个成分都有自己恰当的搭配对象,但由于联合成分的语序不当,搞错了对应关系,因而使句子出现搭配不当的毛病。例如:
  5.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法。(2006年高考湖北卷)
  6.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1995年高考全国卷)
  例5中“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之间缺乏有机的对应关系。句子应改为“从政策和理论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例6中动词短语“研制开发”是个并列结构,关涉的对象有四个,其中“新技术”和“新材料”分别与“研制”和“开发”不相搭配,应将“研制”的搭配对象“新材料”和“开发”的搭配对象“新技术”调换位置。句子可改为“致力于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开发”。
  四、前后矛盾
  意思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修饰、限制等语法关系,这时就容易出现前后矛盾的语病。例如:
  7.那是一张两个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1997年高考全国卷)
  8.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2001年高考全国卷)
  例7中的“莘莘学子”是“众多求学的人”之义,前面用“一位”来修饰,显然是不相搭配的。例8中的“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表示时间已经过去。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是互相矛盾的。句子中用“日前”来做“正在……之中”的状语,显然是错误的,“日前”应改为“目前”。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