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拟写标语的六点要求
当今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考生理解和使用语言能力的考查,目的在于有效地引导考生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因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根本性质就在于其交际性,也就是说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为了实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出现的拟写警示语、拟写提示语、拟写广告语、拟写对联、拟写节目的串台词、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稿的导语或、拟写一句话新闻稿等等,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广大考生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即在日常交际中学习语言,学习语言是为了准确地进行交际。标语作为实用性较强的宣传手段,有着悠久的传统,更有着广泛的用途。会议的宣传、大型活动的动员往往借助于标语这种传统手段来营造氛围制造气势,以使活动的意义、目的深入人心,从而有力地推动该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特定场合的限制,或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主办者往往在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的同时使用传统的标语来调动不同人群的积极性,以充分配合现代媒体手段的宣传。由此可见,考查拟写标语既能检测考生的政治素质,又能检测考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尤其能够检测出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那么,怎样拟写标语呢?
要拟写标语,我们就得清楚什么叫标语。标语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这就告诉我们标语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要做到语言简洁,就得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逻辑事理的表达。具体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字数要求。由于受特定场合和表达手段以及信息接受者层次的限制,标语不能使用较长的句子。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标语语言简洁的基本要求。标语一般是写在纸上或写在墙上或写在布上的,为了醒目,字体一般较大,由于考虑到人们的视线所及,一般字数不宜过多。如果一条标语的字数太多,几十个字甚至上百字,书写者太麻烦,读者读起来也费劲。我们认为如果在考试中检测拟写标语,应该有字数的要求;如果试题没有对字数提出明确的要求,考生就应该注意所拟的标语字数不宜过多。
2、词语要求。既然标语非常讲究实用性,就要考虑到不同读者群的文化水准、思想状况、生活经历甚至身份、地位等,所拟标语就应该尽可能地照顾一般水准的读者群,而不去考虑更高一层的读者群。这样,在词语的选用上,就要做到通俗易懂、鲜明准确、亲切感人、生动活泼,同时力避华丽的辞藻尤其是多义词,因多义词(包括短语)的不同理解能够导致的语言歧义。值得注意的是,标语毕竟是为了营造气氛调动参与者积极性的,因此,在语言上还要尽量做到生动形象有文采,确实给人爽心悦目之感,至少是让人们喜闻乐见,而避免死板、陈旧。
3、句式要求。标语的接受对象一般是明确的,所以,在句式上,一般使用简单单句的无主句,多为动宾结构,而少用复杂的主谓谓语句。标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比较整齐,即使是较长的句子,也多为字数较少结构较简单的整句,像对比、对偶性的句子和简单的排比句。
4、标点符号上的要求。由于受特殊表达手段的限制,标语一般不能使用标点符号(宣传某种著作、讲话使用书名号,特定称谓使用引号除外)。因此,拟写标语时,要避免因停顿或轻重音而产生的歧义。确实需要停顿时,可以使用空格(竖排版的),或者转行(横向排版的)来代替标点符号。
5、修辞上的要求。标语的受众,一般来讲是事先就十分明确的,所以,标语应该考虑受众的大众性,即尽可能地考虑为大多数受众所接受。那么,比较冷僻的修辞手法就不宜使用,像通感、仿词、借喻等。标语中一般不可以使用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但是,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是可以使用的,运用得好还能收到比较好的表达效果。以上是就积极修辞手法来说的。与此同时,还应该认真推敲词语润色字句,力争做到准确地表情达意,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6、内容上的要求。张贴标语的终极目的是营造气氛、制造声势、宣传群众并鼓舞群众、调动大家的参与性,所以,凡是与此相悖的任何"忠心耿耿"的做法都是徒劳的。在拟写标语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心系标语的受众,根据表达的目的来使用语言。值得强调的是标语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既要亲切、友善为大多数受众喜闻乐见,又要清新明快、生动活泼有文采,确实起到营造气氛鼓舞士气的作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