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常见意象资料小整合

作者:钱晓锋|  时间:2005/3/19 20:17:5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606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下面稍加整理说明。
  (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例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宋·陆游《书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秦观《踏莎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三)冰雪、松、菊、梅、竹、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例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陈亮《梅花》)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
  (四)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例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五)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多借此抒发闲情雅致。例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当然,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以上我介绍的只是它们最常见的一种。同学们在分析和欣赏诗歌时,还是应该整体考虑的。不过在熟知这些基本寓意的基础上,或许能更顺畅些。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梅
    梅花,美丽而不妖艳,历来为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所青睐。在中国的诗词中,以梅为题材的作品很多。例如,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等。现录以下几首诗歌作为课后练习二的补充资料。   
    《卜算子》    (宋) 朱敦儒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趓。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找。   
    《山园小梅》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墨梅》(元代)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临江仙·探梅(宋)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