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个故事谈教师怎样教学

作者:河北省蠡县中学 张立青|  时间:2005/3/25 17:25:5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53


  教师应怎样教学,在教学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一般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怎样实现,我作为从事一线教学多年的教师也有一些看法和体会,但理论水平不高,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有两个小故事在这里,觉得倒可以表现出自己的观点,现录于此。
  一则故事是:从前有父子两人,同是小偷,有一天,父亲带着儿子,同往一个地方做案,到那个地方时,父亲故意把儿子关在人家衣橱内,随后就大喊捉贼,自个儿却逃走了。儿子在情急之下,乃伪装老鼠叫声,才骗走了那人家的主人,逃了出来。当他见着父亲的时候,不停地抱怨。父亲告诉他说,这种功夫是在训练你的机智,看你应变的能力,而这种应变的能力是要你自己掌握的,别人是没有办法帮得上忙的。
  另一则故事是:从前有一徒弟跟师傅学做小偷,一天,师傅教徒弟打墙洞进室去偷。师傅躲在一边让徒弟打洞,洞打成后机智的徒弟先伸进一个葫芦去试探里边有没有人发现。不想这时主人已经发现并藏在一边,见葫芦进来却并不声张,徒弟见没有动静便伸脑袋往里钻,主人立刻揪住了他的耳朵。这时的徒弟实在没有了逃走的办法,只得大喊“师傅救命”。师傅就在远处大喊道,我不是早就告诉你咱们并不怕被揪住耳朵,千万别被捏住鼻子吗?主人情急之下并未反过味来,立刻松手去捏鼻子,徒弟立刻缩身逃走了。
  两则故事未必真实,但我们却可以得到启示。学生学知识长本领,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历练,去摸索甚至去冒险,有时候也需要我们做教师的把他们逼到思想或意识领域的死角,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披荆斩棘,想办法各觅生路,如果能够冲破这一关,呈现在眼前的自然是一片海阔天空。当然在学生实在无路可走又很想找条出路时,教师便在一旁点拨,给他们一些启示,给他们搭搭桥铺铺路。这样做,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便真正体现了。孔夫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不就讲得这个道理吗?
2004年2月15日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yangqh09@yahoo.com.c 于09-09 22:48发表评论: 第1楼
  • 张老师写的不错,可惜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