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手记:难道不应该有所做为吗?

作者:涂胜新  时间:2010/6/3 12:07:01  来源:tushengxin 原创  人气:781
  两个 案例
  今年七月,我刚接手高三(3)班,这是一个物理普通班(前面还有两个物理重点班),还没接手,在假期旅游的时候,级长和高二的老师就提醒我,说这个班十分难整,班风比较差,成绩比较差,特别是英语和物理,每次大考都排在末尾。人心不齐,班干部不得力,高二的资料费至今还有七个同学没交,生活委员也没有了名单。学生十分调皮,有几个很“刁滑”,一个叫郭文,一个叫冯伟。七、八月是高三补习,经过我一番的思想政治说教,学生大多数还是积极配合我的工作,班上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也想在我面前图表现吧,我心里暗自窃喜。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这样一个男孩,,说话粗声大气,课堂上讲话不拘礼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始我有点但不适应,后来,我感觉他智商比较高,喜欢管学生,但自己在纪律方面做的又不是很理想,很想把他拉到班干部队伍里来,又觉得不妥。有一天中午,他给我电话,说班上的学生很吵,不安静,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我一看钟才12点50分,午休的时间还没到,我不便出面干预,想再等会儿上去。约莫六、七分钟,电话又打了过来,还是他,说,:老师再不制止,我就要打人了!“我一听就火了,“你想打谁?你敢打谁!”怎这么暴力呢!我第一次听到这么不讲理的学生。
  过了几天,郭文竟然开始旷课,有一个下午没来,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我想如果这次不把他镇住,后果是不言而喻的,我决定先联系家长了解情况。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回家睡觉去了,晚上还叫父亲帮他请病假。父亲还是通情达理的,并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他六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子俩相依为命。父亲的脾气比较粗暴,因此,他从小得不到充的母爱,性格也比较暴躁,不合群,还常常无端地猜忌同学,甚至动不动就采取过激行为。晚上,我查了他的档案及高二成绩:郭文,18岁,男生,母亲去世早,上唯有一个姐姐。英语成绩特别优秀,语文中等,数理化比较差,总成绩排在530名(理科560人)。心里沉甸甸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业上属于跛腿生。但还有救!第二天早读时,我把他叫到走廊,问他昨天下午旷课的事,他不知道我和他父亲有了沟通,很不在意地说,“我病了,需要休息,不行啊?”“真病了?!”“骗你干啥咧!?”“即使真病了,也要请假啊。”“我到哪里去找你啊。”完全是一副无赖的脾性。“你少来这一套,既没有请假,又没有家长的证明,鬼才相信!”“不信就算了,想怎样就快说!”我就火了,“你今天不检讨自己的错误,就别想进这课室!看谁牛!”我懒得理他,就回了办公室。到了第二节课,他带着政教处主任找到了我办公室,向我道歉来了。看来,对他硬点,还是有效果的。
  另一个学生叫冯伟,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经常迟到,上课不时睡觉,就约了他母亲来校坐坐。从他母亲口中知道他很小时父母就离异,在家里是独子,小学成绩还不错,到了初中喜欢上网,每天都泡到凌晨,成绩也是一落千丈。到了高中更是不可一世,处处以我为中心,成了一个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的母亲。家务活从不做的,家长稍有管束,就骂骂咧咧。我开始不信,我把他也叫到了办公室,我问他,“在这个世界上,谁是你最亲近的人?”“我 ”“你最喜欢的人呢?”“我”“你最恨的人是谁呢?”“她(母亲)!”并恶很狠的扫了他母亲一眼。“你难道不觉得这世界上有值得你感激的人吗?”“没有,我恨这个世界!”“你母亲为了照顾你的起居饮食,一直没有重新建立家庭,你不觉得她为了你的成长作出巨大的牺牲吗?”“那是她的事。”我的心都凉了,感到四周冷飕飕的。我佩服他母亲的承受力,居然没有掉眼泪,或许习以为常了吧。
  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他们讨厌父母争吵,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成长和感情。这种憎恨久而久之对心理发展产生不良作用,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其他人,甚至对社会的不满,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人关心我,我又何必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还有的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不过,他在学校表现还不错,主要是学习的热情不高,成绩很差,排在年级540名左右(理科560人)。这次谈话之后,我觉得自己的担子很重。要把这孩子教育好,恐怕不是一时半会。他对周围的人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多的是无穷无尽的恨啊!
  一点思考,几点做法
  上述两例都是真实的案例,他们对别人的防范意识特别强,同时还伴随着对父母、老师和同学怀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在老师的眼中,他们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对人戒心很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情感冷漠、不容易沟通……作为我们——教师难道不应该有所作为吗?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是否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而且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根据我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效果还不错。现“王婆卖瓜”:
  1、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或与单亲子女家长约见。和家长们促膝谈心,往往能发现教育学生更多的契机。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的成效往往大于自己单打独斗。
  2、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关心和爱护。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教师倾注无私的爱来抚慰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创伤。创设一种真诚的氛围,使学生重新享受失而复得的温暖与快乐。爱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本着"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就能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相信他们也同样会生活得快乐、幸福。
  3、 注意在生活中不经意赞美。我们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真正融入到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困难。从而达到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健全的个性,并有正常的人际交往。
  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独立意识,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我们要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
  5、建立单亲子女档案。了解和掌握班上单亲子女的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当今社会,单亲家庭是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必须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否则很容易伤害他们。我深信,只要我们正确掌握了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就一定能够帮助这些孩子走出阴影,并让他们重新获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真正拥有他们的美好人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