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懂得了教师的涵义

作者:诸城市桃林乡山东头初中 王宜津 张桂娟|  时间:2005/3/31 11:37:5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414
  有一天,为了找一本资料,我偶尔打开了那尘封已久的抽屉,翻阅间,一本精致的日记本映入了我的眼帘。疑惑中,我顺手翻开了第一页,“自传”——居中处两个较大的秀丽的手写黑体字异常醒目。自传?记忆似乎被它唤醒了。“哦,是我的自传!”我终于想起来了,是我的,但作者并非是我自己,记忆的闸门似乎就在那一刻被冲开了……
  那一年,初为人师,我怀着一颗献身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来到了僻远的山乡。一支粉笔生妙花,两袖清风暖人心,三尺讲台说乾坤,四季易节献青春。年轻的我融入了自己的事业,走进了学生的心扉,陶醉于那融洽的师生情中。可没有想到,我的真情付出,会给我的学生带来莫大的伤害。
  一天,语文阅读课上,我放下手中的《四书五经》,漫不经意地巡视着正在认真阅读的学生。忽然,我的脚步在刘英同学的身边停下了。“她为什么不读借来的书刊,却看别人的日记呢?”心里正疑惑着。却见被同桌提醒后发现老师正站在身边的刘英,手忙脚乱的将手中的日记本塞进桌洞,拿起借阅的课外读物。见此,好奇的我笑着对满脸通红的刘英说:“刘英,在看什么?能让老师读一下吗?”
  “老师,我……”
  “怎么啦,吞吞吐吐的,这可不是你平时的性格啊!”
  “老师,这本日记本来就是让人看的,只不过您似乎不能看。”
  “我不能看?”我更加好奇了。
  “是的,但也并不是您真得不能看,只是得需要您的宽容。”
  “是吗?那我就宽容一下吧!如果里面有关于‘攻击’老师的语言我不放在心上,不生气总可以了吧!”
  “老师,您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怎么会说您的坏话呢?这点您放心就是了。”
  “是吗?那我真的应该好好读一下了!”我接过刘英手中的那本神秘的日记本,踏着下课铃声回到了办公室。
  一坐下,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那本精致的日记本,翻开第一页,居中处两个较大的秀丽的手写黑体字——“自传”异常醒目的映入我的眼帘。“自传?!是谁的自传呢?”我心想,“看来不知道是那个调皮鬼搞得神秘把戏!我倒要看看他的自传有什么传奇色彩!”翻开第二页,我愕然了:竟然是我的自传,可我没有写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真让人感到有点可笑,一个平凡的老师竟然有了自己的自传,而且是出自别人之手!我不禁摇了摇头。“暂且看看内容再说吧!”想到此,我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读了下去。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读到了最后一页,心中的疑团也终于在此得以解开。原来,这本《自传》是出自我的课代表金艳之手。可她怎么知道我的过去?噢,想起来了:过去三年的师生相处,我和我的学生无话不谈,天文地理,海阔天空;谈心时,我也经常讲我过去吃苦、勤奋的小事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想到此,我释然了,顺手将那本日记本给了同事小张老师,便上课去了。
  下了课,路上碰到了小张老师,只见她神秘地向我招手,示意让我过去。  
  “什么事,小张?”
  “小王,你交桃花运了!”
  “是吗?谁有这样好的眼力?”
  “是你的课代表金艳!”
  “不要胡说,这可不能开玩笑!”我脸色一变,严肃地对小张老师说。“好好好,是我胡说。”见我生气,小张知趣地走开了。
  回到办公室,小张老师的话依然萦绕在我的耳边,久久无法挥去。“难道真的会这样吗?”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脑海中闪过金艳和我交往时的幕幕表现,想起她看我的那种莫名的眼神,记起近几次考试她成绩的急剧滑坡,难道这位16岁的小姑娘真的喜欢上了自己的老师?我震惊了。不,不行!这样下去会毁了她的前程。我得找她谈谈,我猛地站起来。“不行,不能这样做,这层纸万一捅破,后面工作就无法做了。”我冷静了下来,“这事不可莽撞处理,应该冷处理,对,就这么办!”
  和往常一样,她还是我的课代表,我依然是她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唯一不同的是我在有意无意疏远她。聪慧的她似乎看出了点什么,但她什么也没有说。
  两周后,一向活泼的她似乎憔悴了很多。我知道是该进行第二步计划的时候了。
  这一周末,我召开了以“中学生该不该谈恋爱”为主题的专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气氛空前热烈,完全超出了我想象。班会最后我特意征求语文课代表的她——金艳同学对此的看法。起初,她感到很意外,但瞬间后聪慧的她便从我鼓励的眼睛里读懂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她的发言没有让我失望……
  第二天,我听刘英说,回家的路上,金艳哭了,很伤心……
  也许故事到此也该结束了,但它留个我们教师的却是无尽的深思。
  教师,什么是教师?“师者,传业授道解惑也。”在那一刻,我才真正地读懂了它的涵义。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唤醒自己,再用理性的思维,理性的爱去影响教导我们的学生学好人生这一课:做一个健康的有益于社会的人。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其涵义还远远不止于此,正如这首诗所写:
  播下一种思想,
    就收获一种行为;
  播下一种行为, 
    就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
    就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
    就收获一种永恒的命运。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校友 于03-21 15:57发表评论: 第1楼
  • 师德,高尚!难得家乡有如此一位授道、解惑的良师!-祝福您,母校!88级校友解殿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