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不”字成语运用错误
作者:赵光文 时间:2010/10/29 17:35:02 来源:zgw033340原创 人气:1014
2. 不以为然: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当一回事”,含义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含轻视意味)。然:对。
3. 不刊之论: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刊物不登的言论或文章;指不能更改的言论,褒义词。刊:消除、刊正。
4. 不可理喻: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可思议”,含义为没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固执、愚昧。
5. 不足为训: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值得训斥、责备,含义为不能当做典范和法则。训:典范、法则。
6. 不忍卒读: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读物没看头,含义是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
7. 不情之请:此成语常被用错对象,用于他人;客套语,指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是不合情理的要求。
8. 文不加点: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文章不打标点符号,含义是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9. 无所不为:此成语常被错误运用于褒扬的语境;贬义词。其含义为什么事都敢干。
10. 罪不容诛: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虽然有罪但不应该杀,含义是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11. 情不自禁: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不由自主,含义是情绪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12. 忍俊不禁:此成语常被错误地作为“笑”的状语运用,构成状语与中心词意义重复,含义就是忍不住发笑。
13. 不可收拾: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用来替代“一发而不可收”。含义为无法整顿,不可救药,也形容感情或行动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境地。
14. 不胫而走:常被错误地用于东西突然不见,含义是比喻不用宣传,就迅速传播,多用于消息传播得快。
15. 良莠不齐:此成语常被用错范围,表现人的成绩好坏不一、水平高低不一、能力大小不一等,含义为好苗和野草混杂在一起,比喻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主要指人的品质。 “参差不齐”指一般属性不整齐。
16. 不绝如缕: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络绎不绝”,含义原是比喻形势危急得像即将断绝的一根细线那样,后来也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继承人稀少。还比喻声音的细微。
17. 细大不捐: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什么东西都不肯捐献,含义指大小轻重兼收并蓄。捐:舍弃。
18. 乐不思蜀:此成语常被错误地泛用于任何乐的语境,其实它的含义是指乐而忘返,是个贬义词。
19. 卓尔不群: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带有贬义的“与众不同”、“不合群”,含义为形容人德才超群,褒义。
20. 毫发不爽: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与人体的“毫发”有关系,形容人紧张害怕得毛发竖立,含义为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爽:差错。
21. 裹足不前: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停滞不前”,含义是指自己有所顾虑,不敢向前。
22. 乐此不疲:此成语常被用错范围,用于形容人的感觉,其实它是用于行动的。它的含义为因酷爱于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23. 大言不惭:常被错误地泛用于所有不觉得难为情的语境,其实它的含义是指说大话而不觉得难为情。
24. 格格不入: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互不相同,不能结合,含义为抵触不合,而不相同并不一定抵触。
25. 果不其然:此成语常被错误理解为结果不是这样,含义为果然如此,强调不出所料。
26. 不速之客: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缓慢而来的客人,含义为不请自来的客人。
27. 敬谢不敏: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用于他人;自谦词,它的含义是以自己能力不够为理由恭敬地推辞。谢:辞谢。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28. 君子不齿: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理解为“君子不耻”,其实它的含义为君子不屑与之并列。齿:并列。
29.常见“不”字成语运用中还有下面一些成语容易写错(括号内为正确):
既往不究(咎) 弱不经(禁)风 慢(漫)不经心 迫不急(及)待 心照不喧(宣)不容制(置)疑 穿(川)流不息 怙恶不俊(悛) 不落巢(窠)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