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手抄报——“研究性(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形式

作者:shuqin99  时间:2010/12/13 15:44:00  来源:shuqin99原创  人气:3878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成果的展示。我们主要采用了这些方法:文艺形式,如相声小品朗诵,这些仅限于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参与面不够,影响活动热情,给下次活动带来影响.二是绘画类,农村学生在此方面基本技能不够,而且耗费钱财,表现形式单一化.三是辩论式,教师不便于操控,把握节奏,学生有时容易辩论到偏离此次活动的主题.四是日记作文形式,学生感到无味,无激情参与.五是广告视频短片,学生没搜集到资料反而有了网络依赖症,不想花心思,失去了原创性.
  在此我向大家说说在农村中学中被我们看似不起眼的手抄报.
  我们为什么用得多的是手抄报呢?作为展示的一个载体,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进行每一个活动之前,我们就明确了成果的展示形式为手抄报。并对办手抄报进行具体的指导,如取名、栏目、排版、插图等,都有各自的要求。实践证明,办手抄报,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展示出他们的语文素养。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办手抄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有以下好处:
  (1)成果发表的最佳途径。综合性学习,只要真正开展活动,学生就能积极参与,并且平时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都是积极投入的。而每一次活动的成果,不能像做作业那样,统统交给老师就算完成。也不能全用发布会的形式,因为那样只有少数人可以发言。这样会影响到下一次活动的积极性的。怎样让学生的成果展示出来?通过手抄报,大家都发表自己的成果,然后将所有的手抄报都张贴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切磋。这样还可以取长补短,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是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会激发他们参与下一次活动的积极性。
  (2)活动展示的最佳形式。通过办手抄报,可以全员展示,全面展示,个性展示。综合性学习,就是要求全体学生的参与。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探究与收获。而展示这些成果时,当然也应当是全员参与展示。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一份反映自己学习与探究活动成果的手抄报,就像完成作业一样。这就确保了全员的参与,让每个学生的成果都得到展示与交流。在手抄报里,还要全面的展示,不仅是研究的成果,还有活动的过程,如走访、参观;掌握的方法,如调查法、文献法;取得的体验等。由于手抄报是各自办的,又能让大家进行个性的展示。如“我爱文学”这一活动,办成的手抄报取名就有“新芽”“星光”“布谷鸟”“海春轩”(我市一唐代古塔名)等。办成的栏目更是五花八门,如“名著一览”“文学家档案”“名作欣赏”“我的足迹”等。正是运用起手抄报,使每个学生的才智都得到了展示,尽管也有一些报纸很稚嫩,很单薄,但都是他们自己做起来的,都是他们学习能力的真实反映。
  (3)公正评比的最佳方法。每次活动都要有公正的评价,这里包括自评和他评两个方面。而办手抄报也是整个活动的组成部分,更是形成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展示手抄报,进行活动的总结。他们可以看到各自手抄报的内容,对照自己的报纸,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是自评。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是他评。当然,这是一个在阅读手抄报时的一个感性评价。而我们则对每次的手抄报组织了评选,根据内容评选出最佳活动成果,根据形式评选最佳手抄报。由于进行这样的展示和评选,促进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水平的提高。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小花仙 于03-02 17:23发表评论: 第1楼
  •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