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湖南优秀作文及点评(一)

作者:佚名  时间:2011/6/21 19:53:3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09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低姿态的高贵
  有一种高贵叫做低姿态。
  你也许有些不解。从小便在“我很重要”的呼喊声中成长,习惯了抖动着思想,张扬着个性,习惯了鲜衣怒马红刀的年少轻狂,为何要放低姿态,去俯身闻路边的花香?那就请放慢脚步,且听我与你细说。
  你可知道谦谦如玉的君子的姿态吗?君子的高贵,在于他们总是俯下身,伸出手,笑问这世间是否需要帮助。俯身的一刹那,君子那温润如玉的素养便如清泉般流出,令这世间,馨香流淌。
  高贵的头颅也许是你豪迈意气的标志,但脚下你不曾留心的石块也许会绊住你的脚,漂浮的思想若没了根系,不肯低头俯身,便会感到空虚与渺茫。俯身,也许生命的风景就在路旁,待你去发现。
  你可听说过,弘一法师圆寂之时再三叮嘱弟子在他身体旁放置一碗清水,只为使嗅味而上的蚁虫在焚烧之时能有个安身之所。人人景仰的弘一法师将姿态放低,放到尘埃里,注意到了世界的蚁虫,如此的低姿态,令人何等动容!他俯身在淤泥里开出的花,洁白、硕大、缀成一片,点亮了他人生的风景,铺排出了他生命的意境,渺远而奇绝、凛然而热切。
  我注意到你目光中的惊讶与首肯了。你定在为弘一法师的低姿态而动容。那么,再听我说一说。
  你可知中国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印“三绝”的齐白石亦是一位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之。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佩服,令人感动,更令人肃然起敬。大师的风范并不在于他强势的外表与斐然的成绩,而在于他成熟的外表下,是否有一颗饱满充盈的种子,圆润晶莹,能够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根发芽,开出饱满的花来,骄傲地绽放着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
  你的眼神中开始有了神采。你的脑海中勾勒着一代画师的形象,我听见你心中在说,放低姿态,俯下身,也是一种高贵,一种高雅。
  是的。你受到了震动,你内心的波澜透过目光传到我心底,但,我还有话要与你说。
  温总理在下飞机后对一对等待多时的母子轻声说了声“对不起”,感动了世人;林志玲在一次商业演出中与人拍照,因身高太高,她弯了腰与人齐平,七十多位影迷排队,她弯了七十多次。他们是拥有高贵身份的人,却俯下了身,看到了大地,笑意盈盈。他们放低了姿态,将自己从遥远的星辰中摘下来,送到人间,无数的星光点缀成高贵的海洋,贯日长虹,骀荡春风。
  你可知,轻狂不是罪过,意气不是犯错。倘若你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去做那漂浮不定的浮云,你的生命将诗意盎然,截取一段便可成诗成画。
  我看见你眼中的豁然开朗了。你嘴角上扬,眼光中有神采在飞扬。
  你呢?你问我。
  我将放低姿态,俯身闻得一地芳香。我答。
  【点评】
  亲切。似跟知心朋友“畅叙幽情”。“你可听说过”,“你的眼神中”,“你嘴角上扬”结尾,还有看似俏皮实则深沉的一问:“你呢?你问我”,“……我答。”这些语句巧妙地使用了“我”与“你”的称呼,形象地阐释了文题“低姿态的高贵”这样时刻注意着“你”的感受,极大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如清泉一般舒畅了阅卷者身心。
  清晰。开篇一句“有一种高贵叫做低姿态”横空出世,直接点明论点,夺人眼目。接着阐述为何要放低姿态:俯身,会发现就在路旁生命的风景。然后以弘一法师和齐白石的俯身论述了放低姿态,永怀谦卑之心,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再以温总理和林志玲的事例进一步阐述只有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才能收获诗意的生命。最后以问答的方式结尾,照应开篇和题目:“我将放低姿态,俯身闻得一地芳香”,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清新。“君子的高贵,在于他们总是俯下身,伸出手,笑问这世界是否需要帮助。”“俯”“伸”“笑”形象地描绘出君子谦卑的姿态,尤其这一“笑”显示出君子助人而不居功的高尚,使谦卑与高贵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文章中还有多处类似的语句,它们共同营造出儒雅从容的语言风格,使其在众多或激昂地喊口号或空泛地说大道理的文章中脱颖而出。
  理性的分析有条不紊,思辨的光芒让人折服,意蕴丰富、极具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作者的个性,“温润如玉的素养便如清泉般流出”,是对本文的综合评价。
  点评:陶妙如老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