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教育领域能有一个好的制度建设

作者:不详  时间:2011/9/30 10:09:45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438
  从“科举选仕”演变而来的应试教育,这种看似公平的制度已经变质。高考已经无情绑架了每个家庭、每所学校;绑架了从家长、教师到从幼儿园学童开始的所有人。大家都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奔波,人人苦不堪言。我们能够指望这个经过几十年验证的应试体制,实现“钱学森期待”吗?
  首先,高考绑架了家长,望子成材的家长们为了给孩子获得优质的学习环境,为了能考试“加分”,掏出节衣缩食省出的大量血汗钱,驱使孩子们参加一个个“特长培训“课外辅导”,在择校和动用关係网方面绞尽脑汁。他们在浮躁和相互攀比的大环境下非常无奈,在期盼成材和对孩子挤压的负罪感间苦苦挣扎。
  其次,高考绑架了学校,升学率考核给学校和教师们带来巨大压力。党和国家一再强调的素质教育根本无法落实。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挤压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 一道道减负指令,通通令人遗憾地变成一纸空文。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辅导广告充斥报端荧屏,对行政公信力形成讽刺。具有生源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所谓优质名校和一般学校进行统一的升学率排名。更加强化了优质名校的稀缺性和权威性,从而成了权钱强势者和关系网竞相角逐的场所,为教育领域滋生腐败营造了足够的空间。
  受苦受害最深的还是孩子们,他们既受高考应试的绑架,又受家长和学校的绑架。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过早的承受競争的压力,过早感受到社会两极分化带给他们的困扰,从而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应试教育泯灭了孩子们潛质的发挥;流水线式的培训方式使孩子们趋同化。他们没有快乐的周末,没有开心的假期,没有春天般的恬静生活。大量的作业和由高考传导下来的数不清的考试使孩子们得不到充分休息,导致体质严重下降。总之,应试制度剥夺了孩子们幸福的少年时代。
  积弊丛生的现行教育体制早已引起全社会的焦虑。朱清时校长为南科大辛劳奔波体现了老一代教育家的责任感和“良心”;南科大54名学子毅然拒绝高考表达了青年一代对应试体制的“决绝”;而国际化高中热的兴起则显示了新一代教育家们对高考制度的“突围”。暑假期间,充斥报端的“神童班”“飞起来班”“尖子班”充分突显了企业家们的“商业机智”,令我们回忆起了九十年代的“气功热”“鳖精热”的影子,他们不失时机的把手伸向家长们的钱袋,使我们可爱的孩子们不得安生。
  教育事业是使国家稳固、人民幸福的千秋伟业,也是一项厐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应该调动全民族的智慧使这个系统最优,使之与我们篷勃兴起的国力相匹配。解决社會腐败顽症的基础工作必须从娃娃抓起,必须从百年树人的教育做起。因此教育领域应该是最高尚、最纯洁、最文明、最干净的领域,不能浮躁,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允许权钱利益交换等丑恶腐败现象在教育领域滋生蔓延。因此我们期待在教育领域能有一个很好的制度建设。
  为此建议:
  一、淡化高考 宽进严出
  措施:
  1、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加大资金投入,确实把中专、技校这种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学校办好,并相应提高毕业生的待遇。吸引、分流一部分初中毕业生,从而解决一部分困难家庭出身孩子的升学就业问题,使这样的家庭迅速脱贫。
  2、大学招生实行宽进严出。
  宽进严出针对目前“严进宽出”“一考定终生”而言,是在高校就学阶段引入竞争机制,解决目前“小学生竞争激烈、中学生竞争残酷、大学生竞争缺失”的严重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竞争模式,这种模式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我们希望,在小学阶段以快乐学习为主,中学阶段以素质教育为主,大学阶段则引入竞争淘汰机制,恢复毕业、肆业制度,使真正有志者成材。
  所谓宽进,是指降低入学门槛,使想进大学深造者都有入学机会,招生方式多样化,放宽转学、转专业限制,使具有天赋、有潜力的的偏科生方便入学,从而促使高校之间、专业之间的交流和竞争。
  所谓严出,就是严格控制毕业生质量,实行严格的学分制度,严格的专业考试,严格、强制的淘汰机制,对不能毕业的肄业生给予适当安置,促使大学生有竞争意识,刻苦学习,珍惜大学时光。使有志青年、有创新潜质的青年在競争中成材,在拼博中脱颖而出,
  二、改革大学结构
  选出一批类似北大、清华等高校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办成类似于哈佛、耶鲁那样的名校。其他绝大部份高校实行宽进严出,让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能从四年的严格培养中,确确实实学到最先进的知识。这类大学原则上不开研究生班,以保证研究生质量。大学阰段要抨弃死读书,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自已的创新能力,群体协作品质和系统工程思维。这样的体制,一定能使大学管理充满活力,能使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中职毕业的学生经过数年实践锻炼后,有发展潜力的,也应创造条件使其进入高校深造,具有实践经验再加上严格的大学教育,创新型人才必能从其中脱颖而出。
  从中职技能教育-就业-再进入大学深造,这样一个制度设计,为广大经济困难及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出身的孩子,开辟了一条成才的绿色通道。他们可以毫不自卑地享受到社会教育和就业,避开不公平的竞争,实现上大学理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大学制度建设应该去行政化,认真总结吸取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加强全球化视野,虚心学习国外先进成熟的办学方式为我所用。
  三、初中阶段重点进行和加强素质教育
  从高考绑架中解脱出来的青少年,必将能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没有升学率考核压力的中小学,就有可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有志于教育创新的校长和辛劳的园丁们将可能在素质教育的大舞合上大显身手施展聪明才智。初中阶段三年文化教育课时不要超过50%,其余时间强化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少男少女的青春期教育和家政技能培养。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三年,在人生成长发育的这个最关键年龄段,确确实实抓好素质教育应该成为对学校和校长的最重要考核指标。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是国家一项最最重要的战略工程。
  大力发展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平台,让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为全民共享
  四、城乡社区要办好幼儿园、小学校
  城镇化发展是趋势,城镇及乡村社区应该把本社区幼儿园和小学办好作为重要职责和考核指标,使学童能够真正就近入学、入托。
  五、建立教育特区
  八十年代出现的经济特区建设,展现了政治改革家们的睿智,在这方面我们有充分的经验,因此建议建立一个教育特区,充分授权,先行先试以取得经验。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杨梅100 于10-24 13:32发表评论: 第1楼
  • 顶!谁能救救孩子!救救老师!救救中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