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作者:元亨利贞  时间:2011/12/17 11:53:2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232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元亨利贞
  教师及教育理念简介:
  前苏联教育家苏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观察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教诲,会更加尊敬教师,对教师产生好感,相信教师,进而也乐意听从和接受教师讲的道理,努力把教师的要求化为自己的行动。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情感因素运用的恰当于否,不但影响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还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不管是对于什么层次的学生,对他们都要充满发自内心的爱,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案例:
  一、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用爱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是他出身于权贵之家,还是生活在贫困家庭;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使学生信服。
  班里的王XX同学原来在初中时是一个后进生,逃课、吸烟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至于课堂说话、出点怪声等,则更是不足为奇了。到我班后,他的这些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上学经常迟到,上课说话耍怪,扰乱科任课堂,找借口逃课等等,对老师的批评他不但不接受,还出言不逊,无礼顶撞,在班级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于是我便改变教育方法,注意平时多关心他。例如,有一次他早晨迟到,我没有轻率地批评他,而是把他叫到了室外了解情况,原来前一天晚上他父母吵架,母亲离家出走,影响了他晚上休息,以致早晨起床晚了,上学时还没有吃饭。针对这种情况,我便一面破例准假,让他去小吃部吃饭,一面想办法帮他把母亲找回来。这使他很受感动,日常表现有了很大进步,在同一周学校布置的“我在文明单位里”主题班会上,他主动发言,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表示悔改,并向老师和全班同学道歉,我及时肯定了他的态度和进步,他当时兴奋的再次举手发言,上台后,他面对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老师,没想到我表现这样差,你不但不歧视我,我又了一点进步,你还表扬我……”于是我又趁热打铁,让他负责管理班级的纪律,同时告诉他:“要想管好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你能做到吗?”他说:“老师,只要你相信我,我就一定努力做到。”果然,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但自己有了进步,老师交给的任务他也完成的井井有条,当然,这期间他有时也有一些反复,但他不再有逆反心理和被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他对“良药”不觉得“苦口”对“忠言”不觉得“逆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交给了学生如何爱别人。例如,校团委组织为贫困户募捐衣物活动,当天天气又冷又下雨,上午下通知下午就要上交。平日里就有很多同学因中午休息时间短、交通不方便而不回家吃饭,遇到这样的天气,我想回家的就更少了,捐赠的衣物也不会多,可没想到,我把通知下达以后,下午一到校,只见团支书和生活委员已将同学们捐的衣物装了满满一袋子,原来很多同学为了献爱心,顶着雨回了家,我班是全学年捐赠最多的班级。
  二、仔细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激励赞美,调动学习兴趣,因材施教。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所以班主任还应该有一颗纤细如发的细心。为此,我认真做好“六个勤”,即勤观察、勤与学生交流、勤与家长沟通、勤鼓励、勤表扬、勤记录。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情趣;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其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有教育心得多记录、多总结,积累经验…… 这样对学生各方面情况均了然于胸,以便于因材施教。
  张X是一个标新立异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都是希望能够表现,得到承认,受到尊重。天很炎热了,他还穿带帽子的衣服,把头捂得严严的,衣领立起来。课堂上,他也不取下帽子.作罢课间操的时候,我幽他一默:“你一定捂了一头的臭虫,不信,你取下帽子看看。”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他的小脸涨得紫红,回头走开。我立时感觉到是自己看似幽默的话伤了他的自尊了。我心有不安,心里有愧。
  于是,他开始拒绝语文。课堂上,他根本都不拿语文书。桌子上放一本小说,装着认真地看小说。我拿走他的书,放在讲台上。下一节课,他仍然看小说。我走到他身边的时候,看看是什么书。那是现在流行的校园文学,青春文学一类的书。我说:“文笔很好,你品位很高啊。”下一堂课,我看他桌子上多了一笔记本,而且是打开的。我心里暗笑,这孩子在引起我的注意,想让我看。我翻看他的笔记,全是他写的歌词。我细细地看。边看边把错别字用铅笔圈上。用红笔把好句子画上波浪线。 我对他说:“没想到你很会写啊。语言蛮生动,也美。”  
  第二次月考的时候,他的作文写的是《让音乐插上翅膀》。文章很生动,语言很美丽。全文竟然写了1000多字。结尾还写了一首歌词。我给他的作文加了五分。结果,他的考试成绩与另一位同学并列第一。 讲评试卷的时候,我亲自读了他的作文,得到了同学们连续不断的掌声。 我还说:“张X和李XX并列第一,但是却有很大区别,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张X作文特优,李XX基础特别扎实,基础没丢一分。”我说:“能换一种说法吗?”有的同学反应很快:“一位基础不够好,一位作文很好,但不是最好。”我说:“很对,张X的作文写那么好,是因为他爱看课外书。”下一节课上,我看到他收起了小说,拿出了语文书。他有一个星期没拿课本了。从此,他越来越喜欢语文。 我很欣慰。 毕业的时候,他对我说:“我非常喜欢语文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我的感动。”
  案例分析与反思:
  1、仔细观察,因材施教。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高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个性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如果我们仅凭他人认识或个人浅度认识去给一位学生下定论,就此忽视他的发展,我们就成了扼杀学生未来的庸师。如果我们能细致观察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并不断地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空间,我们就不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高尚称号。
  2、给学生以信任,让自信在信任中长成。有人说: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能翘起地球。学生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的在校培养,充分相信学生,唤起他们的责任心,给他们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并不断鼓励,学生的能力就能在老师的关心下放量增长。
  3、多耐心,让学生在爱心中成长。高中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其意识具有成年性,其行为具有社会性,他们往往自尊心较强,这样有时难免会做出一些有悖常理的事情,但他们大胆肯学,有错能改。教师如能在此刻容许他们犯错误,给他们改进的机会,相信学生一定能在老师的规箴、引导中不断完善自己,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感受,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就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营造一个和谐、庄重、自由、宽松的氛围。教师自身要以积极的人生观去影响学生,让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学生。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有一个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由此我想到了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他们很少遭受挫折,这样有时反而经受不起哪怕一点小小的打击。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青少年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