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学提纲编写和使用的认识和反思

作者:土山中学 李秀敏  时间:2011/12/21 18:09:2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264
  在近期学校组织的听课、交流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感觉对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在理念认识和实践操作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总结、反思,以便进一步正确认识,理清思路,有效地编写和正确的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导学案”的编写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法指导,总结与反思,作业与练习。可见,“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自学提纲,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当前情况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的前提下,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导学、导练、导结。与传统“学案”相比较,“导学案”着眼于学生的思维活动,以问题的形式安排学习任务,侧重于学生的“创造”,阅读后再经过思维的加工;“学案”着眼于学生练习,以习题的形式呈现,侧重于学生“拿来”,直接从教材找答案。两者虽紧密联系,但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导学案教学”的使用在课堂流程包含几个基本环节:一导学,教师利用 “导学案”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二探究,学生围绕“导学案”进一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解决核心问题;三检测,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反馈,进行矫正和弥补,解决深层问题;四总结,指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五拓展,布置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与练习,并对完成作业与练习的数量、质量、时间,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概括来说,“导学案教学”,以“导学案”为载体,是以导学为主线,以自主学习为主体活动,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为特色,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尝试,我对导学案模式逐渐熟悉起来了,慢慢发现了它的诸多优点:
  1、由于导学案课前就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预习,或自主学习,这样教师讲授起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比以前好。
  2、导学案的设计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导学案中的拓展延伸环节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4、导学案还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记录、师生与生生交流的平台、复习的重要资料。
  总而言之,“导学案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理念层面,“导学案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只有从理念层面理解并实施,才能不局限于其环节的羁绊而达到一种自如;在操作层面,“导学案教学”下学生如何使用,教师如何有效介入;在管理层面,“导学案教学”下如何开始集体备课,如何实施常规管理……如此问题都大有文章,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及时的总结反思,使导学案教学日臻成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