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人生之帆
作者:重庆市垫江实验中学 程治平 时间:2013/9/5 16:05:5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41
郑小东,男,1991年出生,原重庆市垫江师范学校高2008届文科班应届学生。该生天资聪明,反应灵活。但性格孤僻,很少与同学交往,同学关系紧张。经常私自出校通宵上网、看录象,上课长期打瞌睡,迟到、早退、旷课乃家常便饭。学习成绩不断下降,高二上学期末在班上的成绩排名倒数第十名。他本人也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整天混日子。多数老师对他彻底丧失了信心。
病因分析:
该生天生兔唇(缺嘴儿),面部有明显的生理缺陷。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受到同学们的白眼和嘲笑,内心非常自卑。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一无是处。对前途丧失信心,缺乏必要的精神动力。
教育措施:
通过对该生现状和原因的调查分析,我认识到造成该生自卑既有外在的班级环境问题,又有内在的思想认识问题。于是我采取了由宏观到微观,由外因到内因的教育思路:
首先,我通过现身教育,转变了班上大多数同学的思想认识。借学校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之机,我组织全班同学到大操场看竞赛。然后我和学校的几名年轻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小插曲:在学生进行50米决赛时,我校某年轻老师徐某某对我说:“程某某(我右腿因故残疾),你平时总不服输,你敢和我进行一场50米短跑比赛吗?”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不卑不亢地说:“可以!但必须是两场比赛。第一场比赛规则由你定,第二场比赛规则由我定。”在第一场比赛中,由于双方都用两条腿跑步,结果可想而知:徐某某以绝对优势取胜。第二场我定出了自己比赛规则:只能任选一条腿跑。比赛开始后,由于我的左腿几十年训练有素,徐某某哪是我的对手,结果我以绝对优势取胜。最终结果是1:1平。比赛结束,周围全体师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同时,我也看见小东同学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针对上述活动,我趁热打铁,在当天晚自习时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正视自我”的演讲比赛。许多同学就“如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如何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等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部分同学讲到:“是小溪就有别于大海,是河流就有别于山川,我就是我,我以我自身的方式存在而存在------”;“不能得第一,也可以得第二、第三------”;“上帝是公平的,同时也是吝啬的,他往往在给予我们许多的同时,也向我们索取了许多。世界上永远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某些优势而狂妄自大,也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些不足而悲观失望-----”;“外表的美是短暂而易逝的,只有心灵的美才是永恒的------”;“一个人生理的某些缺陷并不能阻扰其成为惊世伟人:司马迁虽受宫刑之苦却能成就千秋之作;罗斯福半身不遂却手握全世界人民的命运;邓小平同志虽身材矮小却能成为中国新时代的伟人;张海迪坐轮椅也能成为中国当代青年的楷模-------我们有什么理由因为自己存在着某点微不足道的瑕疵就将自己看得一文不值?”
经过全班同学激烈的演讲,大家的认识观念得到了改变。全班同学不但群情激昂,而且关系更加和谐。于是,我又用一周的课余时间,组织他们观看了几部如《约翰.库缇斯》等励志电影,读了数篇励志美文,如《风雨哈佛路》、《从打工仔到硕士生》、《身残志坚,数载拼搏终圆大学梦》------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月的努力初见成效:班上骄傲自大和自卑的同学明显减少,全班学生热血沸腾,同学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现象明显增多。这说明对小东同学进行转化的外在条件基本具备。于是,我的工作重点开始由宏观转向微观,由一般转向个别:
我首先安排了班上四名品学兼优的同学有意无意地接近他,找他谈心,和他交朋友,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一些困难。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在他18岁生日那天给他送去了一张生日贺卡,并特意写了一句勉励的话:你是一块蒙尘的真金,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闪闪发光!通过这些活动,使他深深体会到了同学的温暖和老师的关怀,逐渐消除了他的孤独感。
紧接着,我抓住时机给他压担子,让他找到体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先安排他当小组长,待做出一定成绩后,又安排他兼任清洁委员。不放过他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随时在班上表扬他,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让他感觉到自己不但不比别人做得差,甚至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
但是,任何事物的前进与发展都不可能是笔直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差生的转化也不例外:小东同学在思想和行为上也曾一度出现过反弹。一旦出现反弹行为,我决不惊咋,总是先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尽量变得心平气和,然后再找他谈话。我绝对不说“你真是无可救药”之类的话,并尽量做到“大题小做”。让他明白自己总的来说是一天比一天进步,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翻过这道坎,成为一名老师喜欢的优秀学生。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小东同学的性格逐渐开朗,自卑感消失了,纪律观念也明显增强,成了一名性格开朗、聪明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在2008年的高考中,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
案例评析:
自卑是人生的天敌,而自信则是人生之帆。任何一名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他们总会缺少生活的勇气和学习的动力,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总认为自己是“无用之才”。于是,他们就会出现自暴自弃、以烂得烂的行为。在这个案例中,导致小东自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他本人在内在的主观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不能正视自己生理缺陷;其次是同学关系、班级环境等外在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他的自卑。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小东同学的自卑心理,必须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个别的原则:先从整体上转变全班大多数同学的观点,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小东同学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然后再从内因入手,转变其思想认识,挖掘其闪光点,通过自省而产生转化的内在动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