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中小学生守则》是对“空喊口号”的修正

作者:不详  时间:2013/9/18 17:34:40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333
  专家和家长批判可操作性不强的《中小学生守则》已经启动修订,空洞内容将删除。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对外界透露信息,目前基础教育一司正在牵头进行《中小学生守则》的修订。他表示,应该让学生执行最该执行的一些规范,空洞的东西不一定都要,应该坚持的内容那也应该是我们长期的目标,不应当全写到守则当中。(9月16日《京华时报》)
  这是一个足以让“小伙伴们”引发“忆童年”集体怀旧行为的新闻。还记得那些贴在教室里或走廊里的《中小学守则》吗?还记得老师让我们背诵其中内容的桥段吗?回忆过程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珍爱生命……这此词汇,就像是过电影一样,在我们的脑子里闪过。可是,一个真实的问题是,直到现在我再次看到其中的内容时才发现,这些内容对于孩时的我而言,根本就意味着不懂,至于遵守,只能是空谈。
  乍看起来,《中小学生守则》中的每一条准则,都政治正确、义正言辞,但是,对照了人家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就能发现我们的中小学生守则太高尚了。其中,还不乏一些对高调的标榜,也有对理想信念的浮夸追逐,更有对道德的绑架。至于像美国守则中“按时到课堂”、“提问时请举手”、“不许作弊”等实实在在的“行为准则”,我们的守则太务虚了。
  不客气地评价,现在的《中小学生守则》处处都是口号,处处都是在标榜。比如,说“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热爱科学”、“珍爱生命”等等,都像极了大街上的红色标语。我认为,这是在社会对成年人的标准要求中小学生。另外,对于我国中小学生而言,让他们知道“如何遵守校规校纪”比单纯告诉他们遵守校规校纪易操作的多;让他们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比空喊“珍爱科学”这样的口号实在的多;让他们学会一些起码的安全常识要比让他们空喊“珍爱生命”务实的多。
  凡此种种,都在表明,我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像是一下子让学生高尚起来的条条框框。实际上,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单纯地学习生活中的常识、生存和安全基本技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比一下子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道德圣人,要管用实在的多。注意,我们的中小学生,只是一些孩子,他们是一张张白纸,在还没有让他们学会“素描”之前,就让他们一下子学“油画”,显然是一种失当。
  说白了,当下的《中小学生守则》产生于那个喊口号的时代。而从一个守则本身的真实用途上来讲,《中小学生守则》就应是实实在在的守则,应该与具体的行为与关,而少一些“写意缥缈”的道德约束。教育部门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这些可爱的孩子从守则中学会一些实用的东西,而不能让他们从小就跟着《中小学生守则》空喊口号。
  《中小学生守则》的问题,能够反映出我国教育体制中以往那些不务实际、空喊高尚的做法与思维。值得庆幸,《中小学守则》要修改了——这是一种对过往现实问题的修正,是教育回归教育本身、让学生学会实际本领的回归。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