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道歉“拖后腿”的教育当休矣
作者:刘义杰 时间:2016/7/6 7:40:5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76
老师要求期末考试语文96分以下的同学站到讲台上,跟老师以及96分以上的同学道歉,说“自己拖后腿了”。这是明显践踏学生的尊严,经历过这样的遭遇后,这些孩子恐怕将要有好多天抬不起来,进一步说,有部分学生恐怕就会被从此戴上了“差生”的帽子。
期末考试不过是学生的一个自测过程,让学生了解自己哪方面不足,进而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弥补,老师呢,也通过学生整体的成绩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面的不足,对于个别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因人而异的辅导。就是一个简单的考试,在老师眼里却上升到了集体荣誉—— 目的是出于培养孩子们为集体争光的意识,真不明白,这个班集体的荣誉到底是什么?简单的成绩论吗?还是老师自己的荣誉?
通过分析老师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其行为的荒唐,其不仅认为,成绩不好的孩子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甚至认为,让未考到平均分的学生上台道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及有担当的意识,同时这也是一种挫折教育。其显然忘记了,学生的成绩不仅是独立的,而且也与孩子未来的发展意义不大,其只不过是一个阶段测试而已。
至于老师认为的“挫折教育”,一者很难相信其效果如何,是真正帮助了孩子的奋起呢,还是彻底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但我想,就算从此起,孩子开始改变了,但我相信他永远不该原谅这样的老师,因为从践踏的尊严恐怕永远也难以扶起来;二者,那就是挫折教育恐怕更多的是满足一些内心畸形老师的私欲罢了,对于个别老师来说,践踏学生的尊严,带给他的更多的是心里的快感,而所谓的挫折教育不过是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而已。
这年头,素质教育虽然提倡了多年,但是伤害学生尊严的教学方式时常出现。比如根据学生的成绩给学生发放不同颜色的笔记本,比如,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穿红校服、戴绿领巾等,都是一种耻感教育或心罚教育,即老师的心罚教育便是在给孩子强加一种“耻辱感”,寄希望耻辱感能够调整学生的行为。而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事实已经证明,这属于一种功利化的教育,是一种缺乏关爱的表现,在功利化的教育观念下,哪有时间去搞什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莫不如将成绩好坏的学生“分门别类”地“贴上标签”,对其进行批量生产即可。
在功利的社会大氛围下,老师也不可避免的为自己的教学“走捷径”,但是教育恰恰没有捷径,是一个长期流汗水才能有些收获的行当。因此,希望更多的老师能把教育当成一种爱心事业,而不是一鸣惊人、升官发财的工具。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