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撒谎作文”为何大行其道
作者:熊丙奇 时间:2016/8/22 21:05:5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80
“撒谎”作文不仅表现在伪造生活事实上,还表现在有的学生一本正经编造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上,这个问题,至少在我国语文教育作文作业与考试中存在二三十年了,媒体对此早有曝光,包括高考满分作文也曾被质疑编造,可是,“撒谎”却成为作文的一条经验,在学生中推广,被发扬光大,没有学生认为在作文中撒谎是不对的,而把这作为作文应试的基本技巧。要让作文成为“我笔写我心”的真实表达,关键在于扭转应试作文导向以及营造真实表达的环境。
应试作文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主题先行,即重点看文章的观点正不正确,而不是鼓励学生自由、多元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二是作文格式化、套路化,即由于作文阅卷时间短,要让作文至少不得低分,就需要作文满足一些基本要素,让阅卷者看到一些“要素”,诸如引经据典、亲情故事、华丽辞藻。正是由于这两大特点,老师在进行作文教育与训练时,要求学生背记范文,宿构、套题,这是最为稳妥的作文应试方案,没有人在乎材料的真实性。不然,如果在作文考试中,观点标新立异,写法突破陈规,很可能吃力不讨好得低分,这就得不偿失了。
我国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在试图改变应试作文的套路,出材料作文由学生自己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命题作文,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可是,在功利的应试追求下,很多学校老师教育学生还是用应试作文的思路,去应付材料作文,用材料戴一个帽子作一个由头,然后就转到自己熟悉的范文上,材料、故事、经典语句都是准备好的,到时只要按程序模块“提取”出来进行组合即可。
这当然不可能有好的作文。更重要的是,作文套路,会深刻局限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包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都难形成好的学术规范。对于解决作文撒谎问题,59.2%的受访者认为,让孩子写好作文,要教导孩子学会观察生活,56.5%的受访者认为应提升感知能力,55.5%的受访者认为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52.4%的受访者认为纠正学校作文教育的应试倾向很重要,50.5%的受访者认为应提升思维能力,39.4%的受访者认为要用自由快乐的授课方式,35.6%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鼓励孩子写真事。其实,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就一条,即教育应该是针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不能把一个模式强加给学生,一篇好的作文,可以有不同的观念,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且用比较优美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观念就好。
而从整个社会看,说谎作文,何止存在于学生之中,就是成人们的工作报告、心得体会,也多有言不由衷,编造说谎。也于是,家长在教育孩子作文时,并不会把说真话,表达真实情感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而是写出让别人看上去好看的作文,是以一种迎合的心态去作文。调查指出,学生应该多体验生活,多感知社会,如果他们感知的社会,就是这种生态的话,他们不会觉得说谎有什么不好,说谎能说出比较高的分数,这会被认为是本事而不是什么糟糕的事。
因此,引导学生真实表达,这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积极作为。学校教育需倡导多元、个性教育,从强调“千生一面”,到鼓励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要给学生一个鼓励说真话,鼓励真实表达的环境。这样,才有更多学生展示真的自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