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外交辞令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4 8:36:3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827
在一次招待会上,尼克松一次问周恩来总理:“总理阁下,中国好,林彪为什么提出往苏联跑?”周恩来回答:“这不奇怪。大自然好,苍蝇还是要往厕所跑嘛!”一位西方女记者对着话筒匆匆问道:“周恩来先生,可不可以问您一个私人问题?”“可以的。”周恩来微笑着回答。“您已经60多岁了,为什么依然神采奕奕,记忆非凡,显得这样年轻、英俊?”场内顿时响起了友善的笑声和议论声。这正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周恩来温和地笑了笑,待场内安静下来,才声音宏亮地坦然回答:“因为我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所以我至今都很健康!”翻译流利地译出周恩来的话,整个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声,各国记者无不为周恩来的巧妙回答所折服。
在另一次外交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介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对外方针后,回答记者提问。一位西方记者提问道:“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实际上是讥笑我国建国初的贫穷。周恩来正色作答:“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全场愕然,鸦雀无声。周恩来以风趣的语调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是由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货币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周恩来一语惊四座,大厅内顿时响起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想起总理一些著名的小故事,虽然都是小故事,更体现了绝世的智慧。与大家分享。都是我以前看到的,还有很多不记得了,先整理几个给大家看。
日内瓦会议期间,为了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中方代表团带了一些影片播放。我们先是播放了一部国庆大阅兵的记录片,想让世界看到新中国正在步入强大。但是一些人士看过后却说,中国要搞军国主义。在总理安排下,我们播放了另一部影片,就是极度唯美主义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工作人员担心外国人看不懂中国的戏剧,就准备了一些宣传资料,很详细的英文介绍越剧,介绍梁祝的故事,足足好几页纸。请总理过目时,总理皱皱眉,这么长的剧情介绍,谁有信心看得下去。最终稿总理改的只有一句话:“请大家看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影片最后放映时,整个大厅挤满了人,超出了主办者的预料。影片结束时,所有人都默不作声,都沉浸在那种悲剧的气氛里,稍后,是所有人起立热烈鼓掌,为中国这么好的电影,为中国这么好的文化。这也是周总理日内瓦外交中很小的但也是异常光彩的一笔。
印尼万隆会议(忘记了是刚到机场的欢迎仪式,还是另一次公众讲话。各位包涵,暂且说是机场欢迎吧。),总理要对欢迎他的人们做一个演讲,当时,天降大雨,人们在雨中站立。有工作人员给总理撑起一把雨伞,周总理推开了那把伞,说:大家都站在雨中,我要和大家一样。欢迎的人们群情振奋,他们想不到一个大国的总理会这样。大雨滂沱,但依然难掩周总理儒雅的风度和人们的热情。
下面是几个著名的答记者问,可能大家知道:
新中国面临诸多挑战,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视角注视的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会经常遇见那些恶意提问的记者。看我们的周总理把这些很难回答又具有明显恶意的问题回答的多么的精妙。(我这里的是一些很机智的回答,那些高深的就更多了)。
有记者问:“中国有没有妓女?” 周总理马上肯定的回答:“有。”人们都一愣。随后,总理微笑着接着说:“在中国的台湾省。”绝妙的回答引得掌声雷动。 这样的回答最是高妙“在中国的台湾省”。
曾经有美国记者问:“为什么在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却叫‘马路’?”
周回答:“很简单,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又问:“你们中国人走路都低着头,而我们美国人走路是挺胸抬头。”
周 答:“因为我们走的是上坡路,而你们走的是下坡路。”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次招待外宾的国宴上,服务员端上了一道大菜,这个菜由冬笋、蘑菇、红菜组成,形成一种艳丽的图案。菜上席后,有人用筷子拨动了一下,大家一看,竟是一个“卍”形图案!友人们不禁吓了一跳,不知此时出现此种“卍”形图案是什么道理。因为二战期间,“卍”形图案成了法西斯的象征。这时,周恩来心明眼快,神态自若,他一边劝酒一边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万(卍)字图案,象征‘万事如意’,是对远方客人最良好的祝愿!”语音刚落,整个宴会厅的气氛又活跃起来。接着,周恩来幽默地说:“就算是法西斯,也没有关系,来,让我们一齐动手把它消灭就是了。”逗得客人们哈哈大笑,于是,所有的筷子一齐指向这道菜,来了个“全面进攻”,很快,这幅“法西斯图案”就被彻底消灭了。
这需要怎样的机智,怎样的智慧,怎样的幽默,还有极大的维护祖国权益的感情,才能讲这些问题答的如此高妙。朋友们肯定也知道很多这样的故事,说来听听。大家共同分享这些故事,一起缅怀我们永远的总理。
100多万人才是西藏人民
1959年3月,西藏反动农奴主勾结帝国主义发动武装叛乱,残害西藏人民。可是,西藏一小撮反动派和妄图侵略我国西藏的帝国主义分子却说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同情西藏人民,要帮助西藏人民获得幸福生活。周恩来总理严正地批驳了这种荒谬滥调:“西藏,包括昌都、前藏、后藏三部分地方,共有人口120万,参加叛乱的人口只有2万左右,而且其中多数还是被欺骗胁迫参加的……在西藏要求改革的劳动人民和赞成改革的上层进步分子以及可以说服的中间分子,就有110多万人。现在世界上有一些人,口口声声说他们同情西藏人,他们却没有区别自己所同情的究竟是哪一部分人。是同情110多万要求和赞成改革的劳动人民、进步分子以及可以说服的中间分子呢,还是同情极少数的反动分子呢?我希望一切好心的朋友,对于这种明显的绝大多数和极少数的划分,应当首先弄清楚。”周恩来通过120万比2万的数字,阐明了要求和赞成改革的110多万人才是西藏人民,从而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派所谓的“同情”和“帮助”的阴谋。
700多年与100来年哪个历史长
1960年4月下旬,周恩来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访问印度。在一次谈判中,印方提出这样一个挑衅性问题:“西藏什么时候成为中国的领土的?”周恩来当即答道:“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讲,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了。
印方却说:“时间太短了。”
周恩来严肃地说:“中国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了,如果700来年都被认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建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成为一个国家呢?这显然是荒谬的!700来年与100多年哪个历史长?
周恩来通过700来年与100来年的数字比较,驳得印方哑口无言,尴尬之极。时光倒流50年……亚洲上空风雷激荡。1955年4月11日,国际反动势力和台湾当局相勾结,阴谋暗害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致使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和随同采访的中外记者共11人遇难。18日~24日,万隆会议冲破阻挠成功地召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在全球推广。现隐居于澳门的司徒眉生先生是这段难忘历史的见证人。《环球》杂志记者辗转找到这位历史功臣,听他讲述过去的事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