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支招:家长怎样上好开学“第一课”?
作者:何杰 时间:2017/9/2 7:56:02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505
新小一家长
孩子缺乏自制力怎么办?
孩子成为真正的学生了,他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色彩艳丽的玩具变成了整齐的课桌椅,从以游戏为主转变到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由于生活习惯上的变化以及课目的繁重,许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家长们的担忧一下子就多起来了——
@Linda:说实话既紧张又高兴,一转眼,宝贝就长大了,到了该念小学的时候了,真快呀。第一是舍不得,上学之后宝贝就不会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了。其次很担心他的自律能力,因为我的孩子自制力很差,平时散漫惯了,不知道会不会适应。
@肖先生:因为我和孩子妈妈对欧美式教育比较赞赏,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偏欧美的。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轻轻松松地玩了3年。没有学过写字,没有学过算术,没有学过英语。我们更看重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他的能力。本来也没觉得什么,但是来到小学,看到其他家长对孩子学习抓得那么紧,很多孩子在上学前已经能够背诵诗词、甚至背诵英语,一下子就感觉有压力了。
名 师 支 招
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着独特的芬芳,也有着不同的花期。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而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的等待。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孩子语言表达不清楚,有的孩子体质弱,有的孩子数学就是没开窍……
作为家长,要客观地看待孩子的不足,帮助孩子弥补和改进;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优点和长处,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让孩子经常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充满自信地享受他的学习生活。
家长在这个阶段可以帮助孩子做的心理预备,主要是认识到新环境可能带来的具体的不同。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提前到将来的小学访问,让孩子感知到幼儿园是松散的、玩乐的轻松环境,而小学有着严格的时间安排、课程安排,不能随意走动。
此外,小学课堂里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不可能像幼儿园老师一样给予个人单独的关注,许多需求要靠自己主动提出来。此外,刚入学的小学生一方面还不太懂规则,另一方面自控能力较弱,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比如,在学校要按照作息时间表上课、休息;课上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能随意说话;课间接水、去卫生间要排队;与同学交往要有礼貌、讲安全,伤害了同学要承担责任等。
——付雪婷(中关村二小骨干教师)
新初一家长
怎么一下子就不会了?
老师们有一句俗话“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帮助孩子们在初一前做好学业规划,赢得漂亮开头彩呢?
@秋琴:进入初中后,每天接女儿放学时,会和许多家长一起交流。听得最多的是“孩子的作业太多了,每天都写到11点”“孩子的睡眠太少了,每天根本保证不了8小时睡眠时间”“英语老师太差劲了,儿子班上有几个同学上课溜号,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老师竟然惩罚全班同学抄写全课的英语单词50遍”“我女儿特烦数学老师,不爱上数学课怎么办”之类的,女儿倒没跟我抱怨过什么,但我总是不放心。
@雪松:我儿子在小学时成绩一直非常好,可一上初中怎么什么都不会了,这次月考语文阅读几乎没得几分。好像初中老师和小学老师的评分标准也不一样。比如有一个填空题:“冰心是 ”,儿子写“儿童文学家”,这么填就给扣掉2分。原因是没写儿童文学“作”家。特别担心孩子学习会掉队,在这时掉队,后面就很难追赶了。
名 师 支 招
初一学生要做好两件事
“人际”和“学习”是新初一学生适应的关键词,要想让孩子喜欢上新环境,这两者必居其一。如果两者都没有,孩子就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在学习方面,有的学生会提前上一些辅导班的课程,没有的也不要紧,新初一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许多课程其实跟小学并没有关系,例如史地政,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有了积极地投入,就能够学好。
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老师的要求,帮助学生养成新的学习习惯和作息时间。多鼓励,重点放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多等待,明白适应是需要时间的,绝不要过分严厉,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人际方面,主动开口结识新朋友是关键。有些学生会害羞,被动,一直等待别人来找他;有的学生会因为惦记小学的朋友,时刻对比新同学和老朋友,看现在的同学怎么都不“投缘”,错过了与他人认识的机会,最后又感觉自己被孤立,很孤单,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家长要提高孩子交新朋友的意识,问问孩子有没有投缘的同学,也可以几个家长利用周末聚一下,或者邀请同学来家里玩,为孩子交朋友创造机会。
——郑璐(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心理教师)
新高一家长
如何化解学业压力?
高中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法国哲学家卢梭曾经把青年期比喻为人的第二次降生,从初中来到高中的同学们,正面对着这样的“第二次降生”。进入高中,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长们关心较多的是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方法,化解学习压力。
@菜菜老师:我女儿初中时成绩很好,是班里的尖子生,但一进高中,才发现“天外有天”,她的成绩只是排在中等。随堂测验,数学和物理成绩不理想,她压力很大,以前我们从来不报校外辅导班,现在我也比较着急,要不要给她报个班?
@波波:我比较担心儿子的心理波动,我的孩子偏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也不跟老师和同学交流,到了高中,如果学习压力太大,会不会产生其他的心理障碍?这让我很担心,我对他的成绩什么的倒不是很在意,很希望他能快快乐乐地成长。
名 师 支 招
尊重孩子 让他学会自主学习
进入高中,学习压力大这是公认的、必然的,对此,家长和学生都要有充分思想准备。但我们可以正确认识压力,把压力化为动力。
首先家长要着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不是嘴上说说就有的,更重要的是家长从细微之处着手,要不停鼓励孩子点滴的进步,让孩子一点点积累成就感。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不要净看着成绩排名前几名的同学,只要孩子每次表现比上一次好,那就是进步,就值得鼓励。
其次,要认认真真分析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家长心理上的焦虑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两次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是没有关系的,重要的是通过做题和考试发现知识的漏洞,引领孩子逐渐克服。至于报不报辅导班,这个问题是见仁见智的,我个人并不推崇报班,建议首先还是跟着自己老师的节奏,有问题尽量在课堂上解决。当然,如果孩子自己有意愿,也可以报一下。
总之,开学以后家长要对孩子有充分信心,和孩子多沟通,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让孩子自己学会成长,这是适应初升高的关键。
——何杰(北师大二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作者:现代教育报记者 张慕梁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