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诗得名佳话传
作者:湖北省秭归县杨林中学 周立雄| 时间:2005/6/3 11:08: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17
赵倚楼:晚唐诗人赵嘏因“一声长笛人倚楼”一句出色,被晚唐著名诗人杜枚号之为“赵倚楼”。
秦妇秀才:唐诗人韦庄经历黄巢起义,写出了著名长诗《秦妇吟》,中间“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遍公卿骨”一联因形象描绘了战时实景,为当时人赏识,于是称韦庄为“秦妇秀才”。
也多、张三中、张三影、影郎中:北宋词人张先多写士大夫生活和闲情逸趣,名句甚多,世人遂称之为也多。《古今词话》记载:曾有人问他,人家都叫你“张三中”,就是“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说:“为何不叫我‘张三影’呢?‘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这是我平生得意之句!”他自称“三影”,其实人们也叫他“三影”,不过所取词句与他自己最为欣赏的三句有两句不同,那三句是:《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乍暖还轻冷)中的“隔墙送过秋千影”和《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中的“无数杨花过无影”。因其以写“影”著名,故世人又称之为“影郎中”。张先可谓众多之“影”集于一身矣!
三红秀才:诗人应子和因“蜡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两岸夕阳红”三句而声名远播,被世人称为“三红秀才”。
红杏尚书:宋诗人宋祁去拜访当时的著名词人张先,先让家人传话说“尚书想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在屏风后也诙谐地问,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吗?”于是宋祁便得“红杏尚书”之雅号。
鲍孤雁:宋人鲍当任河南府法曹参军,触怒知府薛映,遂赋《孤雁》一诗,中有“天寒稻梁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君府,为带边城信”之句,薛映见了大声叫好,称鲍当为“鲍孤雁”,并尽弃旧怨,交为好友。
梅河豚:大家熟悉的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曾在范仲淹席上赋《河豚鱼》:“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举座皆惊,频频称颂,以为绝唱,于是称梅为“梅河豚”。
贺梅子:宋词人贺铸曾作词《青玉案》,其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是千古名句,遂得“贺梅子”美称。
谢蝴蝶:诗人谢逸曾作咏蝶诗三百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诗句是:“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因其爱蝶如狂,绘蝶如神,世人称之“谢蝴蝶”。
崔黄叶、王黄叶:清朝学者王渔洋的弟子崔不雕,善诗画,有名句“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传世,于是被号之为“崔黄叶”。其时,还有一个“王黄叶”,叫王苹,他是以“乱泉声里才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酒人行”两联而得名。
祁鱼虾:清人祁文友与王渔洋友善,他曾作诗曰:“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王渔洋非常欣赏这两句,称祁文友为“祁鱼虾”。祁竟面有愠色,渔洋于是笑道:“老兄息怒,这是古已有之的,你难道没听说过梅河豚吗?”祁遂转怒为喜。
王桐花:王渔洋善填词,词中有“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之句,遂得雅号“王桐花”。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