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龙岗,芡实之乡
作者:安乐九年制学校八(1)班 李贻月 时间:2020/9/16 21:44:4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60
在这秋风送爽的九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千秋剥菓节”,“千秋剥菓节”在古镇龙岗举办。龙岗因形状似在水中绽放的芙蓉花,所以龙岗古代又叫芙蓉岗,芙蓉城。
龙岗人敢为天下先,把小小的鸡头米做大做强,形成一条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因盛产芡实,那可谓是远近闻名、名副其实的“芡实之乡”。
芡实外形酷似鸡头,所以又叫鸡头米。芡实口感糯糯的,无论是熬粥、亦或是与银耳一起炖汤,味道都是一级棒。因此,芡实也是老人、小孩的最爱,芡实营养价值高,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毒等众多功效。
如今在天长有1万多人从事芡实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市内外种植芡实有15万亩,平均每人年收入4万多元。一颗颗籽粒饱满的芡实,如今是农民丰收致富的金豆豆。芡实从采摘到包装共有6道工序——采摘、剥皮、清洗、筛选、煮熟、包装,它是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铸造而成的。
目前,芡实已经成为天长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是龙岗社区农民家庭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依靠小小的鸡头米,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获得了首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殊荣,与此同时,在《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19》中,天长市铜城镇位列中部百强镇第39位,这恐怕也有龙岗芡实的一份功劳吧!
为了提高芡实的产业化与市场占有率,扩大龙岗芡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天长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于2018年9月在古镇龙岗成功举办天长市第一届“千秋剥菓节”。她也与周边的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王克美老师的一曲《芡实美》更是打开了人们认识天长、认识芡实的一面窗口。
今天,龙岗古镇正在以他古老而年轻的姿态,笑迎四方宾客,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龙岗古镇的游客达30万人以上。2016年12月,龙岗抗大八分校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抗大八分校旧址与古民居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加上高邮湖迤逦的水上风光,以及丰富的湖鲜资源,使这里成为皖东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龙岗,景色宜人,座落于安徽省天长市以北30公里处,美丽的高邮湖畔,一座千年古镇。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清代曾出过状元戴兰芬,兄弟文武双探花韦镜湖、韦镜川,陈门四进士陈于豫、陈于荆、陈以刚、陈以明等。镇内民居多为明清风格,特色鲜明,古街、古阁、古楼、古庙等布局合理,构成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古民居群落。
古镇龙岗以她古老的文化基因,向世人展现着历史的画卷。从状元之乡戴兰芬到龙岗抗大八分校,一片片青砖小瓦,一幢幢古老建筑,一件件抗大纪念物,一个个历史传说,无不诉说着龙岗这座古镇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时代和强大的生命力。
千年古镇,芡实之乡。今天,勤劳勇敢的龙岗人正在用他们辛勤的汗水编织着一条五彩的梦——幸福梦、富裕梦、安康梦。秋天的田野里到处是成熟的稻谷,稻谷笑弯了腰,农民们也笑弯了腰。丰收的喜悦写在农民们的笑脸上,写在老人的欢声笑语里,也写在孩子们甜美的梦乡里!
【教师荐评】:
千年龙岗,芡实之乡。读罢初稿,一股芡实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作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素材、构思立意、谋篇布局、提炼语言,可谓是少年持重,匠心独运。好似把一幅清秋水墨画铺展开来——高邮湖畔,浩渺的湖面,袅袅炊烟,小舟荡起,采摘芡实苞,收获丰收,笑意写在脸上。
作者忽又笔锋一转,把我们带到了明清古民居群落。这里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街、古阁、古楼、古庙、古井等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龙岗抗大八分校更是皖东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
古老而又年轻的龙岗,正展现出历史的厚重辉煌和强大的生命力,勤劳而勇敢的龙岗人正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编织着一条五彩的梦。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