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2年中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引路:尊重
●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地一家饭店承诺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晚餐,求助者只需进店告诉店员点“套餐A”,找地方坐下,店员就会端上一大碗热乎乎的牛肉面,求助着吃完直接离开,不用付费。
“套餐A”是一个有温度的代号,它的暖心之处在于:店家平等地对待求助者,让他们感到自己与其他顾客没有差别,顾及了求助者的颜面,呵护了他们的尊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或许还能为他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呵护他人的尊严,可以点亮生命之光,让社会更温暖。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 审题:
材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这家饭店帮助求助者的方式非常巧妙,既帮助了求助者,又顾及了求助者的颜面,呵护了他们的尊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或许还能为他们带来希望和力量。材料第三段“呵护他人的尊严,可以点亮生命之光,让社会更温暖”揭示了材料的寓意,为我们快速立意写作提供了思路。
● 立意:
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善待他人”“尊重别人”“呵护他人的尊严”等角度立意写作。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受到尊重。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只有善待并尊重他人,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善待、尊重他人的过程,我们也在自觉地完善自己的品格;在“善待他人”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他人的回馈与帮助;在“善待他人”的同时,我们创造的和谐社会会让自己生活更美好。所以文章的中心是表现善待他人的重要性上。
● 类似题目:
尊重、奉献、严于律己
● 相关名言:
1.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培根
2.美是善的象征。——米盖尔??杜夫海纳
3.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罗曼。罗兰
4.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哈利法克斯
5.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6.饶舌的人多虚妄。——培根
7.惆怅隶属于善良;绝无惆怅感的人也许非常不凡,但毕竟非善良之辈。——刘心武
8.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卢梭
9.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萧伯纳
10.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琪罗
11.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罗曼??罗兰
12.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狄德罗
13.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泰戈尔
14.文明是善,野蛮是恶;自由是善,束缚是恶。但正是这种臆想的知识把人类天性中的那种本能的、最幸福的、原始的对于善的需要给消灭了。——托尔斯泰《卢赛恩》
15.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莎士比亚
16.高尚的人无论走向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司各特
17.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列宁
18.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19.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泰戈尔
20.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南北朝??萧纲
● 名人轶事:
买七份报纸的善良姑娘
蔡特金是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杰出的女活动家,德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她为国际妇女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还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创始人。
很小的时候,蔡特金就表现出了她对弱者的同情心和爱心。
有一次,小蔡特金和父亲一块儿逛街,见到了一个小报童,这位小报童穿得又脏又烂,十分可怜。这个时候,小蔡特金顿时产生了同情之心,便把平时积攒下来和零花钱拿了出来,一下子向小报童买了七份报纸。
蔡特金的父亲十分好奇,不知道自己的女儿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报纸,于是就问:“你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报纸?一份不就够了吗?”
小蔡特金以为爸爸批评她乱花钱,难过得低下了头。
爸爸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便对女儿说:“孩子,别误会,我当然知道你为什么买这样多,但是你给他七份的钱,拿一份不就可以了吗?其他的可以让他去卖嘛!”
小蔡特金顿时恍然大悟,连忙取出了一份报纸,把剩下的都还给了报童。
● 范文引路:
善待他人
我们生活的世界绚丽多彩,生动美好,但同时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往往不利于善良的生存,因而善良人要活下去,经常要依靠他人的关爱。
生活总是千差万别的,人的能力也是各种各样的,其实这跟我们的十个手指头不可能一样齐是一个道理的。当一个不如自己的人,通过努力在做一件事情,我们用自己由衷的言语赞美一下,对于我们这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想象我们自己就是他,听到这赞美之词,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当一个强于自己的人,轻易完成一件事情后,我们给他赞美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他成功的原因,我们会在关注他的同时发现他强于我们的原因,我们会要求自己朝着他成功的方向去努力的,这总比我们嫉妒他、不服气要好多了吧?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感情的理解,安全的庇护,精神的安慰,生活的照顾,行为的支持。苦恼的时候,希望别人能接受自己的倾诉;成功的时候,希望别人能赞赏自己的成绩;危难的时候,希望别人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困惑的时候,希望别人能给予指点。然而,慢慢地你会发现对关爱的需求不能无度,无度的欲望会给你带来麻烦,甚至使你受到惩罚,因为,当你需要他人关爱的同时,他人也需要你的关爱,如果你只想获得别人的关爱而不愿付出,你会发现大家会渐渐地离你而去,把你孤立起来,于是,你的周围危机四伏,险象环生,而你自己跌入孤独的深渊。
人不能总是想着自己,也要多想想别人,应该以开朗豁达的心境,热情友好的态度,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善待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这就是善待他人的真正含义。
● 触类旁通: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读者投函某杂志,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小问题:“真想和老妈吵一架。干活仔细,她嫌太哆嗦;干活马虎,她又嫌不认真。请问,你同老妈吵架吗?”信箱主持人的回答,可圈可点,醒醐灌顶。“吵!不过我一般不出声。”“不出声”这三个字,是以金子铸成的,里面包含了对至亲的爱、尊重、容忍、退让。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呢?请以“不出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答案】例文
不出声
当我懒惰或者做错事的时候,母亲总是大呼小叫,我却不以为然;父亲往往投以严肃的目光,注视着我,让我羞愧难当,在父亲平静的话语中我仿佛找到了自信的力量。
当母亲责怪我时,父亲总会把话题转开,像母亲使眼色,从父亲皎洁的目光中我读到了宽容和尊重。
还有一次,我数学测试不理想,所以没有告诉母亲,但这个不幸的消息不久便让父亲知道了。母亲吃午饭时问起:“数学第二单元分数?”我先是想一会儿,十分害怕母亲的责备,心虚的说:“98分。”这时,父亲把目光扫视过来,我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再不敢正视父亲,因为我说谎了,说了一个十分可笑的谎言。我羞愧极了,一时之下,我低下了头,惭愧得说:“……72分”。不知怎的,我感觉到父亲的目光温和多了。
母亲没有责怪我,还鼓励我的诚实。从父亲严肃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了“诚实”的重要性。
父亲也是一个爱好音乐的人,音乐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也是他的伴侣。凡有歌唱大赛,父亲总是早早的守着那个频道,看得激动时会手舞足蹈,兴奋的目光中荡漾着激情。他总是保持开朗乐观的态度。
但是有一次,他看中央经济频道的节目《长在篮球上的女孩》,报道一个叫钱红艳的小女孩不幸被飞奔过来的跑车夺去了双腿,后来手术十分成功,她现在也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快乐地生活了。这虽心酸,但体现了人间真情,看着看着,我发现,泪水竟不知不觉在父亲的眼角落下来,我感觉到了父亲美好的心灵。
这就是我不善言语的父亲,他只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但他确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从他的目光中,我读到了比书更多的东西,更让我体会到“爱,不出声”。
【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首先,审题。通常要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基本立意。关键句是指所给材料的中心句,一般是表议论性,能表明观点的语句。如:“不出声”这三个字,是以金子铸成的,里面包含了对至亲的爱、尊重、容忍、退让。我们可以从该句中,读懂无声、无言地表达,包含了对至亲的爱、尊重、容忍及退让。那么,“爱、尊重、容忍、退让”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根据材料提示,这种情感表达的对象,应该是至亲,如父母。“不出声”,也就是无声。
其次,立意。读懂了材料,也就把握了写作的主题。年轻一辈,遇上长辈斥责,为了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心理,还是会“理不直,气不壮”地回嘴,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最后弄得面红耳赤,跳脚不已。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让之道就是简简单单的“不出声”,因此沉默就是金,沉默就是孝,沉默就是敬。当然,也可以写,父母至亲用他们的无声方式,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子女无私的深沉的爱。
再次,选材。 所写事件一定要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不可胡编乱造,否则,表达不出真情实感。再者,不能写溺爱、偏袒,而是选择那些细腻的父母的爱作为素材,突出“无声”二字。或者围绕“敬”字来选材,突出“沉默”与“不出声”,在无声处体现对父母的尊敬、体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