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
作者:佚名 时间:2022/11/16 14:11:5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26
首先是最佳立意体现了思维的深广度。材料作文所给的只是一个事件或一种现象而已,立意就是要深入挖掘事件和现象背后的原因或价值,而原因或价值也并非一种,有的是根本原因,有的是直接原因;有的是主要价值,有的是次要价值。这就需要审题时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既能纵向深入,由表及里,抓住本质,突出深层原因或价值,又能由此及彼,广泛联系,突出普遍性的原因或价值,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只有经过这样的透视才能抓住最佳立意。比如剧场效应这个材料:
大家一起在一个剧场里看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都能看到舞台演出。可忽然,有人也许是因为身高较矮,被前面的观众挡住了,因为想看得更清楚,所以站了起来。其他观众劝他:“小伙子,你挡着后面的人了,快坐下!”可是那人置若罔闻,依旧站着观看。旁人想求助剧场管理员,可管理员却不在岗位。最后,为了看到演出,全场的观众只能被迫站起来看戏。有人甚至还选择站在椅子上看戏,因为视线被遮挡,又有更多的人站在椅子上观看节目。虽然很累,但谁也不肯坐下来,因为,一旦坐下,就看不到精彩的演出了。
有人从材料中看到了坚守职责的重要,有人看到了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也有人看到了维护规则的重要。相比较而言,前两点只是触及材料的一般原因,而第三点则是抓住了最重要的根本原因。这样的立意充分体现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既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又能引发广泛的思考。
其次是最佳立意体现了核心价值。好的立意能够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弘扬人性的真善美,鞭挞人性的假恶丑。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善良、诚信、伦理、担当、坚守等美好的价值追求。这也是近年来高考一直突出的“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比如2017年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事件,一名未买票的男子翻入动物园,不幸被老虎咬伤后死亡。针对这一不幸惨剧,如果站在“敬畏规则”的角度来警醒世人,似乎并没有什么错误,很多新闻报道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但远没有“不幸者该受到同情”这样的观点充满人情味,也能引导世道人心的向善崇善。如果对于一个不幸者还要以不遵守规则来大加谴责的话,这一定是缺少悲悯之心,缺少人类良知的表现。所以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应该是充满人性真善美的光辉,而不是对穷弱和不幸的漠视和无知。
其三是最佳立意体现了时代精神。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气象和精神,反映时代精神是作文立意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很多学生的作文立意充满了陈腐之气,没有新时代中学生应有的精神气质。比如“感谢贫穷”“逆境造就人才”“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超越他人,拥抱梦想”等观点,就明显是人云亦云,老调重弹。时代精神应是当今时代最主流的精气神和价值观,比如大国工匠的精益求精,共享经济的互惠互利,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移动支付的快捷便利,人工智能的创新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强,为国为民的英雄情怀,精准扶贫的共同富裕,惩治腐败的制度约束,打黑除恶的公平正义等等,这些都是新时代最为鲜明的色彩,应该成为写作立意的着力点。2019年高考作文明显突出了时代精神,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时代,紧跟时代,体现这个时代应有的色彩和声音。
最后是最佳立意体现了另辟新径。最佳立意不能众口一词,千人一面。一眼就看出来的立意往往会流于一般,你是这样想的,别人也是这样想的,最后不免同一腔调,了无新意。尽管一个材料不可能有无限多的新路可走,但相对而言还是有人少的幽径可走。我们要做的不是大家都挤“独木桥”,而是精思妙想另辟新径,发人之所未发或少发,这样才能提高立意的含金量。要想有新意,一般要跳过容易触及的第一立意和第二立意,要尽可能从第三或第四立意中寻找突破点,越往后越难,苦心经营的人也越少。比如这样一个材料: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起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多数人的立意可能是“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或是“弄虚作假不可靠”,而你却从中辟出“王者要成人之美”的含意,这样立意自然很难扎堆出现了,也显得有思想的深度,在众多立意中更容易受到青睐。
实现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需要不断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广度,不断凸显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不断挖掘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不断开辟新颖独到的价值选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