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愚公不愚

作者:无锡市前洲中学初三(6)班  石艳|  时间:2005/8/31 22:26:5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073


  愚公移山家喻户晓,愚公不怕困难的顽强精神也为人称道,就连毛泽东这样一代伟人也对愚公十分钦佩。而我却认为愚公的精神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他的做法绝对不值得我们效仿,愚公的行为实在是愚蠢至极。
  我说愚公愚蠢可不是信口胡说,随意诽谤的。我是有证据的。且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愚公“率荷担者三夫”去移山,(“三夫”不管是实指还是虚指,反正人数都不多)强劳力都去移山了,那么谁来种地(要知道古代生产力低下,自己吃的穿的都要自己动手)不种田哪有饭吃衣穿?没有吃穿这些最起码的生活保证,又怎能移山?因此不管愚公的目光有多远大,连眼前最重要的基础问题也没解决,一切都是惘然,可见愚公确实太愚。
  第二,愚公驳斥智叟的一番话无任何科学依据。他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也是想当然而已。他的子子孙孙当时都去移山了,今后的还没生出来,到底是男是女,会不会因过分劳累或其他原因断子绝孙也不能肯定。还有他认为的“而山不加增”更是不对,科学家们发现由于地壳运动,每年山都会增高几米,愚公只看到人没估计到其他因素,也实在不能说聪明。
  第三,愚公太过自私了。他自己想要移山也就罢了,却还要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跟着自己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这种简单无聊的“叩石垦壤”之事,这是置子孙的志向理想于不顾,虽然当时“杂然相许”,但也不能保证他的子孙万代都“相许”。如果人人都像愚公这样一味蛮干,现代化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说不定我们现在还在抡着锄头种地呢!
  第四,愚公不懂利用资源。他最多只会利用全家人的智慧考虑往哪儿放土石,而不懂怎么利用这些挖下的土石去创造财富,铺路造房等;他最多只懂得利用一家人的智慧,不懂得利用智叟等他人的智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另外这么高的两座大山是多好的资源啊,他大可以广泛吸引人们去他那儿,这样既可以顺畅了交通,而且也能为自己创出发财致富的好路子,这种僵化的思维模式是不是太愚蠢了呢?
  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愚公精神固然可敬,但他的思想,他的做法实在是太过愚蠢了。
  谁说愚公不愚?

  【小作者思路清晰,用现代之眼光将愚公之愚析得头头是道,确实令人感叹后生可畏呀。余剑英老师评荐】

文章评论

共有 6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001 于12-07 21:14发表评论: 第6楼
  • 本人的肺腑之言 真是畅快淋漓啊哈哈
  • ... 于02-28 08:23发表评论: 第5楼
  • ...
  • 路人 于02-24 19:51发表评论: 第4楼
  • 以现代之论,评古今之事。可笑之至
  • 于12-08 19:03发表评论: 第3楼
  • 众多人的心声啊
  • 愚公真的愚吗? 于01-20 20:29发表评论: 第2楼
  • 你觉得你比较愚,当时的人们哪里晓得这么多?当时哪里有什么科学家的发现?当时的人们只知道山是死的,不是活的,不会长大,当时的人什么都不知道,那岂不是都是愚人?他们是愚人,那是以他们那
  • 于12-13 17:12发表评论: 第1楼
  • 懂得怎样去辩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