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变化简析

作者:天津市宁河县丰台中学 张国生|  时间:2005/9/1 11:40: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567

  
                  
  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型为选择题,包括4道小题,每题3分。第1小题考查字音,第2小题考查字形,第4小题考查病句,在侧重点、难度等方面均无变化。
  第3小题,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选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特别考查考生对具有相近意义的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出现了古诗句引用的选择,即根据“放达”的意境需要,在“老夫聊发少年狂”和“暮霭沉沉楚天阔”两句古诗中选择其一。两句诗分属典型的豪放与婉约两派,“放达”的意境要求较明确,相对于近似成语比较,难度有所降低。
  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包括科技文和社科文两段阅读材料,共6个小题。完全符合′05《天津考试说明》。
  社科文阅读材料《文化》理解难度适中,三个小题包括词语理解、句子理解、文章内容分析;科技文阅读材料《凡尔纳爆炸理论》理解难度也不大,三个小题包括两个词语理解、一个根据文意推断。应该说,考题设置、难度等均与考前的专家分析、模拟试题设计一致,学生不会出现大问题。
  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包括11-14这四道选择题;另在第Ⅱ卷中,有8分的翻译题。材料节选自《庄子·说剑》,共约600字。虽然在阅读量上没有增加,实词解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异同辨析、阅读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这四个传统题型无变化,但选文属先秦文学,超出了汉唐明文学的惯常范围,相对增加了字词句理解上的难度。
  第四大题
  15题,翻译题,3句8分,各有相应采分点的评分标准等都无变化,但采分点中包括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这一在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现象应引起我们重视。
  16题诗歌鉴赏、17题名句默写,传统题型,没什么变化。
  第五大题,散文阅读理解题,材料是高林瑜的《看树》,阅读量、理解难度、题量、题型等都无变化,但赋分变了:18、20两题由4分变为3分,19题由6分变为8分,而且,评分细则中,18、20题答的意思对即可,19题要求“用自己的话”,“意思相近只给一半分”,相对难度偏大。
  第六大题,语言运用题,去年的天津卷无新题型,今年全是新题型,赋分也有变化。
  22题,构词方式题,要求按“AB、AABB、ABAB”方式写出两组词,这是小学知识,应该很简单,所以赋分只有2分,但有的AB词并不能做AABB式或ABAB式的表述,学生把握不准。
  23题, 漫画题,要求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并写出寓意,两问4分,寓意理解一般不会出错,画面阅读或描述易出错。
  24题,实用短文写作,60字以内,6分。 要求“向张老师推荐一本书,说明推荐理由”。不注意格式、不写出书名的答题方式,恐怕都会被扣分。
  第七大题,作文
  25题,60分。虽然还是话题作文,但一改以前的给材料、自命题,今年没有材料,只给了“留给明天”这个标题。这样的题目,不易跑题、偏题,侧重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也有话可说,是很不错的形式。个别学生没注意到题目变化,还去自己命题,丢分很冤。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