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评优促进教师的发展

作者:广西师院中文系:农莉芳|  时间:2005/9/21 13:57:5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316
  学校每一学年度的评优工作是学校的一件大事。评优作为一种评价机制具有很明确的导向功能,即通过评优促进优的更优,同时促进更多的教师跨进优秀教师群体。但是评优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它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是对教师全方位的评价,涉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施评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何使评优工作更加客观公正,从而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正面导向功能,减少负面效应,值得大家探讨。
  一、对评优工作的正确定位
  1.评估应重在考核
  评优工作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分为考核和评价两部分,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对被考核者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优的重点与重心应放在考核工作上,因为考核工作贯穿始终,具有很强的过程性,而评价则是在考核的基础上对种类考核结果进行总的归纳和评判。考核重过程,评价重结果,过程评价比结果评价往往具有更科学、更合理的一面。
  2.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优方式
  目前评优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公正型(理想化)的评优方式;二是照顾型的评优方式;三是以公正为主,适当兼顾其他因素的评优方式(人性化的评优方式)。
  (1)在实际评优工作中,照顾型的评优方式肯定不可取,这种轮流坐庄的评优方式无法体现公正,难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将导致全体教师的平庸和碌碌无为,更不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2)公正型即理想化的评优方式就是能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评优方式。其操作方式是将对教师全面考核的结果全部量化为分数,然后严格按分数高低来评出优劣。这样往往能评出学校最优秀的教师,但这种评优方式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首先,评优应面向全体教师,就像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样,我们不能只关注几个尖子教师或几个尖子学生的发展。其次,评优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评价来促进发展,这个发展不是个别极少数教师的发展,而应立足于大部分教师,甚至是全体教师。
  (3)人性化的评优方式就是以公平公正为主,同时适当兼顾其他因素的评优方式,这种评优方式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合情、合理、合法,合情合理就是合乎情理,合法就是评优要符合学校关于评优的各项制度。只要教师能进入学校框定的优秀教师群体,就可以成为评优对象。因为每个教师天生 的基本素质不一样,就像五个手指长短不一,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每位教师。学校更应该关注教师后天的努力与进步,并且要通过评优来鼓励这种积极向上的风气的形成,让每个教师能看到希望,得到鼓励,获得成功,这样才能形成分层推进的教师培养与成长模式,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人性化的评优方式以公平公正为主,同时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比较符合学校的实际,也更有利于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二、对目前学校评优工作的几点反思
  每一学年的评优结束后,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悉,没被评上优的教师感到不平,甚至有情绪,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任何一种评优方式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难免顾此失彼。再加上评优是人为操作的一个过程,必然要受到人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学校评优中还存在几个值得反思与探讨的问题。
  1.评优模式的不统一。各处室、各专业部或基础教研组等所采用的评优模式及操作程序都不一样,必然会带来所教师对本部门评优模式的造成与质疑。评上优的认为本部门的评优模式是合理的,而没被评上优的就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不采用其他部门的评优模式?
  2.作为评优主要依据的考核细则或考核表普遍存在着有些栏目难以量化且主观性强的现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我样采用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考核表同样也存在着上述问题,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修改和完善。很多学校的考核细则对各学科教师没有普适性,这些考核细则主要是针对文化课及专业课教师设计的,有些项目如班主任、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验次数等均不适合对体育、美术、音乐等老师进行评价。那么,对体育、美术、音乐教师又该怎样评价呢?
  考核表中的指标体系难以体现教师的敬业与奉献精神。一个非常敬业且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和一名合格的一般的教师是难以通过这张考核表将他们区分开来的,而敬业与奉献精神却是一名优秀教师最可贵之处。因此考核表只能用来评价教师是否履行职责,是否合格,是否进入优秀教师群体,而不能用来作为评优的惟一依据。
  三、对学校评优工作的设想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评优模式的同时,学校在评优上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评优的制度建设。学校及职能处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优细则(或大的框架),规范评优的内容与操作程序。各处室及专业都既可照章操作,同时全体教育又有明确的努力目标,真正发挥评优的导向功能。
  2.要增加一票否决制。对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学校要有硬性规定,即采用一票还决制。如公开课,文章交流,上下班纪律,教学事故,课题研究等方面可根据学校情况作适当选择。
  3.各处室及各专业部或教研组要按照学校统一的程序开展考核评优工作。其基本程序设想如下:(1)自我评价。即对照学校评优考核细则进行自评,涉及到课题研究,文章发表或交流,以及公开课情况等必须到相应处室盖章认同后方为有效。(2)自我申报,对照评优标准,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是否申报,申报时教师必须对自己一学年来的工作实绩作一小结,同时尽可能附上能证明自己实绩的材料。(3)学生评价。即进行学生满意度测评,设定学生满意度基本底线,如80%或85%以上,由学校根据情况定。(4)教师评价。在公示申报评优教师实绩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召开部门全体教师会议这机,由全体教师对申报教师进行测评,采用投票表决的方法以票数多少且按1:1.2(1:1.5)的比例确定评优入围人员。(5)职能部门评价。职能部门成立考核评优工作小组,负责对申报人员的材料审核,组织学生、教师对申报人员进行测评,同时考核小组还将对入围人员进行最后投票表决,按票数高低确定优秀和嘉奖人员。(6)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审核。
  可见,评优是一件很繁琐的工作,但作为学校和各个部门应不厌其烦,且要高度重视评优工作。因为评优涉及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且关系到学校的人心向背,影响教师间的团结协作,从而影响到学校凝聚力和良好局面的形成。因此,学校在重视评优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出评优的大的框架或细则,各招待部门要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同时加强平时对教师过程性的检查与考核。只有这样,考核才能落到实处,评价才有依据,才能使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勤奋而努力的教师得到激励,平庸的教师感到压力,发挥评优机制的导向功能,真正通过评优来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看破教书匠 于06-10 15:41发表评论: 第4楼
  • 这些事情是领导的事,他不动脑筋,整砸了就调动不了好教师的积极性,到时吃亏的还是领导!
  • jiaoshi 于06-26 14:56发表评论: 第3楼
  • 说的很好,就是有关领导不看。
  • 我现在就在 于06-26 14:54发表评论: 第2楼
  • 说的很好,就是有关领导不看。
  • zhangxf 于06-25 14:30发表评论: 第1楼
  •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