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大的胸怀种一亩田——浅谈教师人际活动技能
作者:碧湖中学 章军尉 时间:2005/10/26 21:15:3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62
一、自我沉思:课改进程中“我是谁”
1、“课改”:以现代文化精神的形式传承传统思想的精髓。
这不是给课改下定义,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在我的认识中,传统教育是滋养现代教育文化的厚土。饮水要思源,它不是我们今天肩扛着现代教育改革的大旗就要去负定一切。其中很多的思想精髓已经成为我们的血液,我们的空气,直到现在不管它被以何种形式重新诠释或融合,它都在我们面前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时代在变化在发展,新的日子里洋溢着许多新鲜的现代文化精神,那么如何以现代文化精神的形式传承传统思想的精髓才是今天我们要领悟的真正的课改的真谛。
2、自我定位
新课程登陆我们丽水已一周年了,手捧新教材,面对一班孩子芙蓉般的脸,我常常问自己:课改进程中,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
我想:面对那一群群受教育者,我们这些中学教师身上的三种心态对他们来说有着致命的杀伤力:(1)失去了方向还拼命地追(盲目);(2)任窗外的风轻轻掠过(麻木);(3)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是珍贵(混噩)。我们教育者有其理性的一面,但教育说到底还是一种人文教育,无论哪门学科,其内容所具有的精神意义,客观地要求我们这些教育传承者必须要有一种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在教学进程中应该有一份冷静的头脑,鲜活的方向,无私的爱。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在孩子们的眼里才会变成一场富有独特生机和活力的美妙旅程。
二、教师人际交往技能。
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为了适应角色的需要,教师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
探讨的问题:
教师需要补充哪些新的教学技能?
一般认为,新课程需要教师具有以下一些综合性的教学技能,比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学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等。其中,人际交往技能是其他技能生成的基础。
接下来我就着重讲一讲人际交往技能。
探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补充哪些人际交往技能?
教师传统的基本功如,口语、写字、板书、绘画等等,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笔财富,在新课程中都将保留下来。但是,这些基本功大多是在“知识传授”时所使用的。当教师作为学生发展促进者的时候,教师需要形成“促进发展”的基本功,教师新的技能也将应运而生。其中教师的人际活动技能将显得格外重要,主要包括倾听、交谈、沟通、合作等。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倾听,这里的倾听,即全身心地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感受。通过倾听,教师可以领悟学生生命的存在。作为传授者的教师,是个习惯了的“说话者”,他替代了许多应该是学生的活动,由此丧失了很多倾听的机会,而作为促进者的教师,有时是个“沉默者”。 “沉默是金”,教师的沉默,可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和余地。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情感,倾听学生的思想,倾听学生间的差异和区别,倾听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再看交谈,交谈,让所有的人都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声,教师和学生交谈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要平等,居高临下实现不了人的双向交流;二是话题要开放,交互活动是变化的,不能人为的预设固定的话语,应该交谈内容具有生成的意义;三是要用问答式,不用演讲式,要在说话者和倾听之间恰当地进行角色的转换。师生要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平等参与、真诚合作、积极创造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下面讲一下沟通,师生交往中存在着许多理解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运用沟通的技巧进行处理。它是新课程互动的基本形式。因为在新的课堂中,师生之间只有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才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最后看一下合作,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它是新课程中教学的基本途径。在新课程中有很多的合作,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老师之间、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等。并且通过这些合作不仅要解决教学中问题,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同样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合作也是新课程教师的能力所在。
其实,好多东西我们都知道怎么去做,但现实中经常会不愿这么做,比如要我们处处和学生平等,我们就放不下这个架子,我们知道要沟通、要交谈,但平时又懒于去沟通、去交谈,我想这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过程。以上讲的倾听、交谈、沟通和合作等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其实都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和提升的。
我今天就讲这些,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愿与大家共勉:
是亮度就让它不停的闪下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