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教师忌语真的“太不像话”了?

作者:佚名  时间:2005/11/22 22:30:0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055
  安徽马鞍山市教育局日前发出“师德令”,开展一场为期半年以上的师德教育和检查。“师德令”除明确规定对师德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外,还专门列出了“教师十不准”和“教师忌语30条”。
  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检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这些做法对于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我不敢妄加评论。不过,细读马鞍山市教育局列出的“教师忌语30条”,其中有些“忌语”却让我这名小学教师感到莫明其妙,甚至觉得荒唐可笑。比如“你这孩子真是无药可救”、“你成绩这么差,对得起你的父母吗”、“我管不了你了,叫你父母来吧”、“太不像话了”等等,都被列为教师的“忌语”。换言之,如果哪位教师对学生说了这些话,那就是师德有问题,就可能被“一票否决”。 
  我们不妨逐句分析一下这些“忌语”:“你这孩子真是无药可救”——这句话,有将学生“一棍子打死”之嫌,可能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作为教师不该对学生说这种话。但如果教师在气愤之极的情况下,一不留神说出这种话,是不是就表明这位教师的道德有问题,恐怕值得商榷;“你成绩这么差,对得起你的父母吗”、“我管不了你了,叫你父母来吧”——这两句话,从字面上看并非“恶语”,也不包含什么歧视,无非是教师想借用家长的权威来教育学生,借助家庭教育来促进学校教育,何错之有?至于“太不像话了”这句话,如果一名学生调皮捣蛋,确实很不像话,教师拿这句话来批评学生有何不妥?即使为人父母者,不也经常或愤怒或笑嘻嘻地说自己的孩子“太不像话了”吗? 
  类似“太不像话了”这样的话语也被列为教师“忌语”,被认为是有损师德的话语,我不知道,教师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时,还能说些什么“道德高尚”的话,还能以何种言语来批评、教育学生。难道,成天哄着学生过日子、对学生的过错不闻不问、在学生面前唯唯诺诺、不敢大声说话、一味宠着学生惯着学生的老师,就是道德高尚的好老师吗?不!在我看来,作为教师,教育、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应该得当,但是不敢或不愿去批评学生、得罪学生的老师,绝不可能是一名称职的老师。 
  “教师忌语30条”,不仅将一些不该是教师“忌语”的语句列入其中,也难免遗漏了一些本该是教师“忌语”的语句。实际上,以多少条“忌语”来规范教师的批评语言,本身就不够科学,显得非常可笑。人类的语言那么丰富,挖苦一个人、伤害一个人自尊的语言千变万化,岂是多少条“忌语”能够穷尽的? 
  透过“教师忌语30条”,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无能为力,他们习惯于以一种刻板的、形式化的方式来规范教师的言行,试图以一种简单的、程式化的管理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师德教育一搞再搞,师德水准却未见提高,我相信,这其中必有许多值得反思之处。

文章评论

共有 1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梦话 于11-26 21:27发表评论: 第13楼
  • 高处不胜寒啊,让“管”教育的人自己玩去吧。
  • 于11-25 15:22发表评论: 第12楼
  • 写得好,一些行政领导就喜欢教条主义、官僚主义,习惯于以一种刻板的、形式化的方式来规范教师,貌似教育行家,实际上上教育的门外汉。
  • 83108210 于11-25 14:45发表评论: 第11楼
  • 颇有同感!师德不是简单的几十条忌语就可评价的,他是老师道德品质的综合反应。爱心、责任心、事业心、法纪素质才是师德的核心。当然,这些忌语作为评价老师师德的一侧面还是可以的。
  • 于11-25 11:01发表评论: 第10楼
  • 这些规定对现行教育的弊端基本没什么实效。反而弄得教师们去讨好学生,长久下去,就会让学生是非不清、好坏不明、利害不分。有时,是领导者,是政策、规定,在左右着眼光、风气、习惯,甚至是素
  • 免了 于11-24 15:00发表评论: 第9楼
  • 估计该市教育局某领导的孩子正在学校读书,像某年一总理说孙子书包重,然后全国开始减负一样,可能该孩子不咋地,黄鼠狼总怕人说自己的孩子骚,正常啊!像有的学校列出50条教学事故,如:作业没
  • hh 于11-24 11:03发表评论: 第8楼
  • 为什么不来一个领导干部忌语30句?一票下工!
  • ABC 于11-23 21:30发表评论: 第7楼
  • 官僚作风害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