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第一次課外閱讀考查
作者:佚名 时间:2006/1/10 16:06: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86
(1994-95)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書名:《語文常談》
甲部:不可翻閱書本
A.填充題,共40分
一.漢字的組成部分包括(1)、(2)、(3)。
二.漢字有三種注音方法,是(4)、(5)、(6)。
三.在漢語詩律中,文學家把上、去、入歸為一類,稱之為(7)、跟(8)對立。
四.漢字的字音是由(9)、(10)、(11)三個成分組成。
五.語言的單位是(12)、(13)、(14)。
六.隨著社會的改變,許多字眼的意義也起了變化。
如:「江」、「河」原指長江和黃河,現一般河流也稱江和河,這是詞義(15)。
如:「肉」原來指禽獸的肉,現在專指豬肉。
這是詞義(16)。
七.古今讀音時有不同,試用同音字寫出下列各詞的讀音:
a)單于:(17) b)身毒:(18)
c)大月氏:(19) d)龜茲:(20)
B.分辨雙聲疊韻,共10分
分辨下列各詞是雙聲、疊韻或二者皆否
例:1.芬芳:雙聲 例:2:現代:X
1.漂泊:(1) 2.輾轉:(2) 3.徘徊:(3)
4.平仄:(4) 5.逍遙:(5)
乙部:開卷作答,共50分
1.《語言和文字》一章中「學校的“語文”課實際上仍然是只教“文”,不教“語”。」
你同意作者這說法嗎?請抒己見。(15分)
2.作者對「文字改革」有甚麼意見?你是否贊同?請抒己見。(15分)
3.中國的語言不統一,帶來甚麼影響?你有甚麼具體建議以作改善?(10分)
4.試抒發你對《語文常談》一書的讀後感。(10分)
參考答案:
甲部.A.
1.形 2.音 3.義 4.直音法 5.反切法 6.漢語拼音
7.仄聲 8.平聲 9.聲 10.韻 11.調 12.字
13.詞 14.句 15.擴大 16.縮小 17.善如
18.捐篤 19.大肉支 20.溝慈
B.1.雙聲 2.雙聲 3.疊韻 4.X 5.疊韻
乙部.
1.考生應同意作者之命題。因時代和社會之需要,歷來確有重文字輕語言的情況,但隨著社會的變化,學校應重視語的教學。
因為本題並無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給分。
2.作者贊同「文字改革」,認為最終應採用漢語拼音。考生可贊成亦可反對,事實上漢語拼音若全面推行,亦會有許多困難,如同音字的的混淆,古籍之閱讀不易等等。
本題並無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給分。
3.方言妨礙全國同胞之溝通,有阻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之發展,這點可通過推行普通話加以改善。
本題並無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給分。
4.學生所抒發之讀後感,如見解獨到,書寫流暢者,可給8-10分;如言之成理,書寫流暢者,可給4-7分;如持論含糊、文筆欠通者,可給1-3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