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四库”

作者:佚名|  时间:2004/7/17 17:20:20  来源:转发  人气:721

    所谓四库(也叫四部),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史上图书分类法之一,晋代荀勖在《中经新簿》中最先分为四大部类,用甲、乙、丙、丁作标目,至《隋书•经籍志》才确定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一直为后代目录学家所沿用,那么四部又是怎样划分的呢?
    经部包括儒家经典著作及其注疏作品和语言文字学书籍。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至宋代形成十三经,即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四库全书》分为易、书、诗、乐、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小学十类。
    史部收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和地理、目录书籍。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四库全书》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小说以及释道宗教的著作。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等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四库全书》分为儒、兵、农、医、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部收录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戏曲书籍。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四部分类法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图书分类已不采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