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飞完美“谢幕” 捐献眼角膜再献爱心
作者:不详 时间:2006/4/21 10:18:13 来源:新华网转载 人气:1340
新华网深圳4月20日电(记者李南玲)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自从2005年4月22日住进深圳市人民医院,丛飞已经与低分化腺胃癌抗争了一年之久。为了全力救治丛飞,医院专门成立了医疗小组,并多次邀请国内一流肿瘤专家为丛飞会诊。以化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使丛飞的病情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疗效。
自今年2月以来,丛飞的病情恶化,癌细胞在腹腔内广泛转移,至3月中旬,丛飞已经无法进食甚至无法喝水,每天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
坚强的丛飞开始镇定地安排自己的后事。十天前,他和父亲向医院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丛飞说:“国家和社会已经给了我非常好的照顾,医护人员也尽心尽力了。我不想再让国家和社会为我花更多的钱,希望能把这些费用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同时,他还提出,身后捐出眼角膜,让自己有用的器官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19日晚上,丛飞陷入深度昏迷。20日上午,丛飞的父亲张万军代儿子在器官捐赠书上签名。丛飞的母亲李彩凤含着眼泪对记者说:“这是儿子最后的一个愿望,我们心里再痛,也要完成他的愿望。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看到儿子的眼角膜捐给了谁,能见到那个人,我就又可以看到儿子了。”
丛飞应该死而无憾。深圳青少年基金会去年成立了“丛飞助学专项基金”,不仅让丛飞资助的贫困学子能够完成学业,还能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走进学校。而丛飞一年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与病魔殊死搏斗,有质量地延长了生命,不仅看到了小女儿的出世,甚至听到了女儿呼唤“爸爸”的声音。丛飞的妻子邢丹平静地对记者说:“哥哥身前交代,走的时候要穿上他那套最喜欢的白色演出服,我已经给他准备好了。”(完)
编者按:
他是一个普通的歌手,然而他所做的却是不平凡的事:10年来他倾其所有,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又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让自己有用的器官能帮助有需要的人。他生命虽然短暂,却有质量地延长了生命——在自己身上更在别人身上。他以生命为人生的“荣与辱”做了最好的注脚…… [网友致敬]
媒体评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催人奋进的人生标杆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从身边事做起,多一些温暖关怀,少一些冷嘲热讽;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落井下石;多学习科学知识、少迷恋封建迷信;多奉献力量,少扯些后腿;多注意集体事业,少考虑个人私利。“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通过逐步实践,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个人的理想信念,进而使全社会形成知荣明耻、扬荣弃耻的良好氛围。
如何“造就”更多丛飞
也许,对平凡百姓而言,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做出如丛飞一般感天动地的善举。但是,让自己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时刻,变成“丛飞”,为社会和他人、为困难群体尽一份义务之责,应该并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文章评论
共有 15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