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八荣八耻学习心得

作者:佚名  时间:2006/6/30 23:08:1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417
  3月4日,锦涛主席在看望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例如,热爱祖国,我们就要从热爱家庭、班级、学校、家乡和环境做起;服务人民,我们要从服务父母、老师、同学和长辈做起;崇高科学,要从刻苦努力学习、发奋成才做起;辛勤劳动,要从主动做家务事,积极打扫班级、学校清洁卫生做起;团结互助,要从学会合作,学会相处、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做起;诚实守信,要从不撒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说话算数做起;遵纪守法,要从守校纪班规做起;艰苦奋斗,要从勤俭节约、不同他人攀比、珍惜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
  “八荣八耻”的根本是什么呢?我常常想,当一个人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一些;当一个终身以“八荣八耻”为镜的时候,他就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们比肩齐高。
  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大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美国说他抵三个师,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
  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科学证明中国有储量丰富的石油。”
  焦裕禄,将灾难中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诚实守信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
  ……
  这一批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闪烁着一个个平凡而光辉的名字,每一个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公而忘私,助人为乐,敬老尚贤,无么奉献,张扬着道德的大旗,耸立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古人云:“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反之,那些遗臭万年的八耻类人物将会永远被人民和时代唾弃,踩在脚下。
  学习了这“八荣八耻”,我深切地感受到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而且要向世界展示我们崭新的精神面貌。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心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思想上积极追求上进,明辨是非;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节约水电,不攀比;在工作岗位上热心为同学服务,大胆创新;在行动上坚决反对有损民族形象的丑恶行为,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心灵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八荣八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的民族就能够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站在时代前列,领引时代风尚,推动时代进步. 
  离我近一点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呢,我觉得就是我们亲爱的老师们了,特别是一些老教授,经常让我感动。他们很平凡,走在人群中,没谁知道谁就是某学科学术带头人。但是他们教书育人却兢兢业业,从来不觉得自己比这些毛头小子高出多少。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这些工作也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具体点说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人才,这些老教授对共和国的感情要比我们深得多。我听说当邓小平同志逝世时学校开座谈会,好多老教授失声痛哭。所以我觉得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作到真正从心里热爱祖国,从而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我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祖国培养了我,是到了我该报答她的时候了。我要进一步加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觉悟,以期早日成材。
  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指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广泛深入动员人民群众,坚定不移依靠人民群众,真心诚意造福人民群众,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从“祖国、人民、科学、劳动、团结、诚实、守法、奋斗”八个方面对人民群众提出了新时代的道德标准,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践行,为群众示范带动;教育工作者要引领广大青少年从小践行,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明辨荣辱,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做人的道理,还要教学生如何爱国,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小学生心里。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寓教于景,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寓教于景就是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此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受教育。
  1、教室环境的布置。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每天置身其间,其优良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首先要设计好名言警句。其次要选择相应的名人画像,如雷锋、赖宁的画像,最后要精心设计“学习园地”,其中可挑选学生的习作,也可摘抄先贤刻苦求学的事迹。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让学生浸透在热爱学习、体验爱国情感的氛围之中。
  2、基础设施的完善。首先有规范的国旗旗杆、旗台,结合升旗仪式,迎风招展的国旗随着雄壮的国歌冉冉升起,规范的队礼,鲜艳的红领巾,再加上感人心扉的国旗下讲话,唤起队员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次,学校有醒目而庄重的教育方针、学校走廊有名人格言画像、壁画、标语等布置,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促使队员更加热爱学校。
  3、校园氛围的优化。首先学校文化走廊布置中都有爱国主义专刊,其次,结合“十分钟所闻”,每天有队员们自己组织的午间“十分钟所闻”,让学生了解时事;每周定时播放爱国主义歌曲,在校园中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二、寓教于情,培养爱国情感。
  学校把爱国知识、国情教育溶入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激发,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1、重大节庆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开展诸如五一节“各条战线放异彩”、六一节“我们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成长”、七一节“朵朵葵花向太阳”、八一节“谁是最可爱的人”、国庆节“我心中的祖国”、元旦“伟大祖国在前进”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健康节、领袖伟人诞辰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2、运用国情教育知识,坚定学生的爱国意志。一是介绍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包括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激发爱国意志。二是介绍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了解在各次抗争中涌现出来的爱国名人事迹。来坚定爱国意志。三是看当代中国发展速度和建设成就等,来展望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好前程,使爱国主义意志矢志不渝,让学生明晰爱国主义的道理。
  3、社会调查系列活动。通过参观访问通信等形式,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举办报告会、演讲会、书画展等,歌颂伟大的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政策。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三、寓教于知,优化爱国行为。
  1、通过“手拉手”活动形式,引导队员明确小康社会的目标,了解各地不同的小康标准,特别是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异,从而真正懂得“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意义和内涵,激发起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决心,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全面参与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做准备。
  2、献爱心系列活动。根据不同时期和要求,组织学生向灾区人民、希望工程、贫困乡小朋友、军烈属、残疾人等送温暖献爱心,教育学生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
  3、贯彻《规范》,优化爱国行为。根据小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小学生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学校又要具体落实到班级的教育特点,班主任要认真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学生要充分明确规范守则的条款,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切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组织竞赛,优化爱国行为。新世纪,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重在号召他们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学习。学校大队部利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周年纪念日两件大事,通过读课本,看电视,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过去因为落后,香港、澳门陷入列强之手;如今,祖国日渐强大,他们才回归母亲的怀抱。“落后就要挨打”,要使母亲不再遭受凌辱,跨世纪的下一代就应发愤读书,全面发展,立志成才。
  也可以通过“振兴中华,爱我中国”,“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习园地”的编排比赛,看谁搞得整体美观,行动活泼,形式多样,又突出爱班、爱校、爱国的主题。特别是阶段性的讲文明做好事的竞赛,直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这是无意教育和有意教育的结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